浙东海战后,那弥漫在战场上的硝烟尚未完全散去,议事厅内便已是一片忙碌而又凝重的景象。烛火摇曳在雕花的灯架上,光影在墙壁上晃动,仿佛也在映照着这局势的风云变幻。每一跳跃的火苗,都好似在诉说着方才那场激烈战斗的余波,令人心有余悸。
宋青书端坐在主位上,身姿挺拔,气势沉稳。他微微颔首,目光深邃而专注,一眨不眨地凝视着沙盘上那标注着各方势力的微小标识。指尖轻轻敲击着案几,那有节奏的声响,在这略显寂静的议事厅里回荡,仿佛是他内心思绪的外在体现,又像是在为即将展开的讨论定下一种沉稳的基调。
“杨左使,你看。”宋青书微微侧身,右手优雅地抬起,食指精准地指向沙盘上那一片特定区域,声音不疾不徐,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方国珍如今北临张士诚,你瞧这北面,张士诚那是何许人也?他占据着一方广袤的肥沃之地,麾下兵强马壮,智囊如云,每一处城池都好似铜墙铁壁,水师更是训练有素,实力不容小觑。而方国珍如今的残部,又西接朱元璋,西面的朱元璋更是一方雄主,他雄才大略,野心勃勃,近年来势力发展迅猛,手下将领皆是能征善战之辈,其军队训练有素,纪律严明,对于天下的野心早已昭然若揭。”
宋青书轻轻顿了顿,目光在沙盘上稍作停留,像是在梳理着这复杂的局势,随后继续缓缓说道:“方国珍如今已深陷这夹缝之中,已成困兽之势啊。”
杨逍坐在一侧,全神贯注地听着宋青书的分析,微微点头,目光中透露出一丝赞同与深思:“你是担心……若我们赶尽杀绝,反倒会让其他势力趁虚而入?”他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带着一种对局势敏锐的洞察力。
“正是。”宋青书微微颔首,神色庄重。他伸出双手,拾起一枚黑色棋子,在手中摩挲片刻后,轻轻放在方国珍所在的位置上。那棋子稳稳地落在沙盘上,仿佛承载着整个局势的重量。他目光坚定地看着那枚棋子,继续阐述着自己的观点:“留着这条困兽,反倒能牵制张、朱二人。他们如今皆觊觎中原大地,彼此之间亦是心存戒备。方国珍虽败,但他的残部尚存一战之力,特别是那水师,若加以利用,可成为牵制张士诚水师的砝码。若我们逼得太紧,让他们觉察到我们的杀意,反倒会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