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对于楚国的重要性,争取朝廷的拨款支持。在朝堂之上,他言辞恳切,条理清晰,凭借着出色的口才和坚定的信念,终于打动了一些官员,为工程争取到了一部分宝贵的资金。
然而,这些资金对于整个工程来说只是杯水车薪。于是,姜悦又将目光投向了民间的富商巨贾。他亲自登门拜访那些富甲一方的商贾,与他们促膝长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他向商人们描绘着水利工程建成后楚国农业的繁荣景象,以及由此带来的商业发展机遇。他说:“楚国繁荣,商业才能长盛不衰。这水利工程,不仅是为了百姓,也是为各位的长远利益着想。”在他的不懈努力下,一些有远见卓识的富商被他说服,纷纷慷慨解囊,为工程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支持。姜悦深知每一分钱都来之不易,他亲自监督每一笔资金的使用,确保每一文钱都花在刀刃上,绝不浪费分毫。
解决了资金问题,接踵而至的便是人力调配的难题。水利工程规模浩大,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姜悦深入民间,来到那些因旱灾而流离失所的百姓中间。他站在临时搭建的高台之上,向百姓们大声描绘着水利工程建成后的美好愿景。他的声音洪亮而充满激情:“乡亲们,这水利工程一旦建成,干涸的土地将重新焕发生机,我们将不再惧怕旱灾。你们的生活将会得到彻底的改变,孩子们能吃饱饭,老人们能安享晚年。这不仅是为了国家,更是为了我们自己的未来,为了我们子孙后代的幸福!”百姓们被他的真诚和坚定所打动,眼中重新燃起了希望的火焰。他们纷纷响应号召,放下手中简陋的行囊,拿起工具,加入到了工程建设的队伍中。
在工程建设的漫长过程中,各种困难如同连绵不断的山峰,一座接着一座横亘在众人面前。技术上的难题首当其冲。水利工程涉及到复杂的地理环境和工程技术,楚国以往并没有如此大规模水利建设的经验。姜悦带领着工程团队,日夜钻研各类水利典籍,请教国内的能工巧匠,甚至不惜重金聘请国外的水利专家。他们反复勘测地形,绘制图纸,不断尝试各种新的设计方案和施工技术。遇到技术瓶颈时,姜悦总是鼓励大家:“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就一定能攻克难关。”在他的鼓舞下,团队成员们废寝忘食,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和失败,终于找到了适合楚国地形和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