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臣们纷纷被惊得目瞪口呆,随后便交头接耳,议论纷纷。片刻之后,整个朝堂乱作一团,仿佛是一个嘈杂的集市。有的大臣满脸怒容,义愤填膺地主张立即出兵迎战,以保家卫国的名义扞卫楚国的领土主权。他们挥舞着手臂,言辞激昂地说道:“我楚国堂堂大国,岂能受此屈辱?邻国公然陈兵边境,这是对我楚国的挑衅,是对我楚国尊严的践踏!我们绝不能向邻国的武力威胁低头,否则楚国威严扫地,日后必将成为其他国家欺凌的对象。我等愿率领大军,与邻国决一死战,定要让他们知道我楚国的厉害!”
而有的大臣则面露惧色,忧心忡忡。他们眉头紧锁,声音颤抖地说道:“大王,战争一旦爆发,无论胜负,楚国都将付出惨重的代价。战场上刀光剑影,血肉横飞,无数将士将马革裹尸,无数家庭将失去顶梁柱。百姓也将陷入水深火热之中,田园荒芜,生灵涂炭。而且,战争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楚国的国力也会受到极大损耗。依臣之见,此时不如暂且妥协求和,割让部分争议领土以息事宁人,避免生灵涂炭,也为楚国赢得休养生息的时间。”
楚国国君面色凝重,眉头紧紧地皱成了一个“川”字。他静静地坐在宝座上,听着大臣们的争论,心中却如波涛汹涌的大海一般,难以平静。他深知这是一场艰难的抉择,战争与和平的天平,此刻正摇摆不定。一旦做出错误的决定,楚国可能将面临万劫不复的深渊。就在这关键时刻,一个年轻女子的身影从大臣们中间脱颖而出,她身姿挺拔,宛如一棵傲立在风中的翠竹,气质高雅,眼神坚定而深邃,仿佛能洞察一切。她,就是姜悦。
姜悦,这位在楚国朝堂崭露头角的年轻谋士,虽出身平凡,家境贫寒,但她自幼聪慧好学,对天下局势有着浓厚的兴趣。她常常在夜深人静之时,秉烛夜读,研读各种兵书战策、历史典籍和各国的风土人情。凭借着卓越的智慧和对天下局势的深刻洞察,她逐渐在楚国朝堂上崭露头角,赢得了国君的赏识与信任。
她向前迈出一步,声音清脆而有力,如同洪钟般在朝堂上回荡:“大王,此时万不可贸然开战,亦不可轻易妥协。战争一旦爆发,无论胜负,楚国都将付出惨重代价。战场上的硝烟会掩盖楚国的繁华,百姓的哭声会淹没胜利的欢呼。而妥协求和,不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