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妙医皇后的双面人生 > 第15章 人才竞争(2/9)
精湛,造型独特;楚国的铁器锋利耐用,深受人们的喜爱。商业贸易也十分活跃,楚国的商人往来于各国之间,将楚国的特产运往各地,同时也带回了其他国家的商品和文化。

    这种惊人的蜕变,使得周边国家真切地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与强烈威胁,仿佛头顶悬着一把随时可能落下的利刃。各国的统治者们,在震惊与惶恐的情绪交织之下,纷纷敏锐地捕捉到一个关乎国家兴衰存亡的核心要素——人才,它无疑是国家兴盛的根本所在,更是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密码。于是,一场不见刀光剑影,却充满权谋与博弈的人才竞争之战,在楚国与周边各国之间悄然启幕,这场战争的胜负,将深刻影响各国未来的命运走向。

    齐国,自来就有着尊贤重士的深厚传统,当听闻楚国迅猛发展的消息后,齐威王当机立断,即刻下令大幅提升国内各类人才的俸禄待遇。齐国的稷下学宫,本就是汇聚天下名士的文化与智慧的殿堂,此刻更是凭借重金广纳贤才的优厚条件,如同一块强力磁石,吸引着各方才俊纷至沓来。齐国不仅为这些人才提供宽敞明亮、装饰精美的府邸,发放丰厚优渥的薪俸,还赋予他们极高的社会地位,允许他们自由讲学论道,大胆评议时政,深度参与国家大政方针的研讨与制定,使得稷下学宫成为思想碰撞、智慧交融的前沿阵地。

    稷下学宫的学术氛围极为浓厚,各派学者在这里展开激烈的辩论和交流。儒家学者倡导“仁政”“礼治”,强调道德的感化和社会秩序的维护;道家学者则主张“无为而治”,追求个体的自由和精神的超脱;法家学者推崇“法治”,强调以法律来规范社会行为和治理国家。这些不同的思想观点相互碰撞,激发了学者们的思考和创新,为齐国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支持。

    秦国,自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以来,便深刻洞悉人才对于国家变革图强的决定性意义。此时,秦惠文王为了在人才争夺上与楚国一较高下,专门颁布极具吸引力的求贤令。求贤令中明确承诺,但凡有才能之人入秦,依据其能力高低,皆能授予相应官职,还会赐予土地、田宅等实在的赏赐。对于那些在军事、政治、经济等关键领域拥有特殊才能的杰出人才,更是许以高官厚禄,甚至不惜封侯拜相,给予他们无上的荣耀与权力,以期吸引天下英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