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荣城市探案 > 新的案件167(1/4)
    第一幕:法医化学实验室(晨7:55-9:30)

    唐静薇推开气相色谱仪的白噪音,实验室特有的金属寒气让她后颈泛起鸡皮疙瘩。老杨正用手术刀剥离童装内衬,藏蓝警服袖口沾着暗褐色污渍,那是昨夜在机械厂管道采集的牛油样本。

    &34;血渍氧化层呈现四重结构。&34;老杨将样本放入真空干燥箱,液晶屏显示温度稳定在423c,&34;第一层是o型血红细胞碎片,第二层混有皮脂腺分泌物,第三层&34;他突然用镊子夹起纤维间半透明晶体,&34;这是二水硫酸钙结晶,只有长期接触地下水的尸体才会形成。&34;

    技术员小王调整着电子显微镜,左手背的灼伤疤痕在冷光下泛白:&34;刺绣丝线含03的青铜微粒,粒径集中在5-7微米。&34;他调出三维建模图,&34;微粒表面存在高温熔融痕迹,应该是铸造时混入的金属尘。&34;

    实验室突然断电,应急灯亮起的刹那,唐静薇听见通风管道传来布料摩擦声。她拔枪指向天花板,却见金玉兰的猩红高跟鞋从换气扇格栅垂下,旗袍下摆的牡丹暗纹在红光中如血晕染。

    &34;唐警官漏了个关键数据。&34;金玉兰扔下个牛皮纸袋,袋口渗出陈年机油味,&34;1987年儿童艺术团的定制童装,腋下接缝处添加了双层棉纱——专为藏匿青铜鱼钩设计的缓冲结构。&34;

    老杨用紫外灯扫描纸袋内衬,突然凝固:&34;这些荧光斑点是结核杆菌代谢物!当年邙山古墓出土的裹尸布&34;

    第二幕:永兴巷裁缝铺(午12:23-15:40)

    老式蝴蝶牌缝纫机的哒哒声里,唐静薇注意到老裁缝量衣时总用铜尺边缘压住布料。墙上的&34;市劳动模范&34;奖状玻璃框内,1986年的合影上有三个孩子戴着红星刺绣领巾。

    &34;真丝掺金丝的绣法要先用陈醋浸泡。&34;老人颤抖着拉开檀木针线盒,霉味混着樟脑味扑面而来,&34;但87年那批订单&34;她突然扯断线头,露出棉纱夹层里暗红的血渍,&34;甲方送来的原料是处理过的尸衣布。&34;

    小李翻开泛黄的接单记录本,1987年5月页角的油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