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濂话音刚落,只见徐达大步出列,他的声音如洪钟般,在朝堂上清晰地响彻开来。
“陛下,宋学士所言极是。”
“臣虽身为武将,平日里惯于征战沙场,并不擅长朝堂之上的论道。”
“然而,土地之事,关乎国之根本,臣心中却再清楚不过。”
“河南百姓长期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饱受苦难。”
“若能借此次改革,让他们重获生机,过上安稳富足的日子,这对于国家,对于百姓而言,无疑都是一件幸事。”
“秦王殿下向来胸怀雄心壮志,此次率先在河南推行土地国有化改革,必定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绝非一时的冲动之举。”
“望陛下明察,莫要因一时之疑虑,错失革新良机。”
徐达这番话落下,朝堂之上,顿时陷入一片寂静。
那些弹劾朱樉的官员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面面相觑,显然没想到宋濂与徐达竟会站出来为秦王说话。
朱元璋微微眯起双眼,那如鹰隼般锐利的目光,在群臣之间来回扫视。
紧接着,他不着痕迹地朝朱标挑了挑眉毛。
朱标见此情景,上前一步,恭敬说道,“父皇,儿臣以为,诸位爱卿所言皆有道理。”
他目光沉稳地环顾朝堂一周,继续说道,“秦王推行土地国有化,未曾先行奏明圣上,从朝堂规矩而言,确有不妥之处。”
“然而,据儿臣所知,秦王殿下一贯心系百姓,其此举初衷或许是为了改善河南当地民生,让百姓免受土地兼并之苦。”
“如今之计,儿臣以为不如先派得力官员前往河南,深入实地,详细考察改革推行的实际情况,待掌握详实信息后,再做定夺。”
“如此一来,既能彰显父皇处事公正,不偏听偏信,也能确保改革举措得以妥善施行,真正惠及百姓。”
朱元璋脸上浮现出一抹欣慰的笑容,道,“标儿所言有理。”
“你主掌中书省这些时日,行事稳重,颇有章法,咱甚是满意。”
“既然如此,那就由你来安排官员前往河南考察一事吧。”
说罢,朱元璋的目光瞬间变得锐利,冷冷地扫视着朝堂众人,神色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