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先是说了家里面一切都好,让她不要惦念。又问她钱够不够花,如果不够尽管告诉妈妈,不要多花罗大宇的钱,免得让他家里面看不起。罗家是农村家庭,从小经济定是远远不如陈家,叫她嫁了人就要适应对方的家庭,又叫她想要吃什么买什么尽管和妈妈说。这样矛盾的话语看得陈雪不禁微笑,这中间都是一颗跳动着的慈母心啊。
妈妈还特地说到了她带回去的各色点心,把每种点心的口味形状都品评了一遍,当然结论就是各种好吃各种好看,然后说自家闺女真的是心灵手巧,是妈妈的骄傲。期间再回忆了一下自己做菜也是一把好手,说明女儿就是深得了妈妈的真传。看得陈雪一阵好笑,好像家长都觉得做菜这个事情属于结婚了就会无师自通的技能。不过这样也好,给她省去了很多解释和掩饰的麻烦。
父亲和大哥没那么细心,母亲呢一心认为自己的女儿就是最棒的,以前那是不做,真做就能做到最好。这么想着,陈雪把一会儿要做的月饼数量又加了一份儿。月饼这个东西糖和油放得重,应该能放个二十几天。虽然寄到家的时候已经过了中秋,但是也算自己的一份心意。
收到信件的感觉对于陈雪还是新鲜,和之前十指翻飞在屏幕上打下来,重新又在屏幕上呈现的电子邮件的冰冷感不同,每一张仿佛都渗透着亲情的温暖。妈妈还在信里写到苗成勇的情况,就差说这位和亲大哥一样,让陈雪有什么事儿都可以直接去找他。
陈雪的记忆里还真没有什么苗成勇的影子,不过想想她和大哥陈爱华之间也差了七岁,那可是两个代沟,所以陈爱华的同学朋友她不认识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看妈妈的描述,苗成勇和他们全家的关系都不错,而且是个可以信赖的人。
信的最后,妈妈问了她过年能不能回家。纸上的内容有些匆匆,似乎能感觉到妈妈的犹豫,一方面是孩子新婚,第一个春节回娘家却不去婆家,在这会儿不太在理,另一方面却又是思念,在身边娇养到十八岁的女儿一嫁人就远嫁,去了祖国的另一端,慈母心中的惦念一直不减,就想着在春节这样团圆的日子里面见一见自己的女儿。
以陈雪的私心,比起去婆家她倒是更愿意回去看看这个温暖的家。不过现在说这些还为时过早。
看完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