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也是咱们谢家的孩子,按理这些应该由咱们来帮她收拾,她一个人弄这些东西,肯定费了不少工夫,也不知道有没有准时赶上火车,有没有抢到个座位,川南那么远,路上得四五天吧,没抢到座位可怎么办……”
“……”
谢姎当然抢到了座位,是人高马大的姑丈和表哥帮她抢到的,还是远离厕所、侧面靠窗的最佳位子。
在姑姑家吃了顿饺子、又被迫睡了个午觉,醒来发现又添了个包裹,是姑姑一家临时帮她张罗的物资:
有姑姑家婆亲手纳的布鞋一双、鞋垫两双;
有姑姑、姑丈托人换到的全国粮票和布票、糖票、煤油票以及几包现成的吃食和耐放的咸鱼、腊肉;
有表哥托条件较好的同学弄到的一盏煤油灯;
便是两个表弟,中午回家吃饭得知她要去川南下乡,也请了半天假到处爬树翻鸟窝,赶在她出发前揣了一口袋鸟蛋回来,煮熟了让她带着火车上吃。
其实,谢姎来的时候,只是想和姑姑一家道个别,以后山高水长,恐怕没什么再见机会,没想到这一家子会倾尽所有来帮助她。
饶是她经历那么多世、见过各色的人、已经很少有人或事能打动她,此刻也着实有些动容。
她没拒绝谢春兰一家的好意,来日方长,总有回报他们的机会。
谢春兰本来还想把那四百块钱让她带着傍身,谢姎哪里会要。
不说姑姑家条件也不是太好,其中两百多还是她和姑丈四处借来的。
“姑姑,我手里有钱。”
“你有钱是你的事,这是姑姑一点心意。山长水远的,姑姑照料不到你,多带点钱傍身,姑姑也安心些。”
谢春兰主要是考虑到,侄女十六了,如果在城里,嫁人也就这一两年的事,如今下了乡,万一在乡下找了对象结婚,她请不出假赶不过去,这笔钱也能给她压箱底。
但这是最坏的打算,谢春兰总归还是希望侄女能回城。
谢春兰死活要给,谢姎属实无奈。
经过一番推拒,最后收了五十元。
回头充到系统商城,买点合适的东西寄回来也一样。
火车开了,谢春兰一家跟着启动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