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让主系统帮她兑了一斤大米、一斤白面、半斤五花肉出来,假装是跟大家分开这段时间的收获。
上了牛车,谢姎环顾一圈,发现早上一起来的知青、社员都在了,赵晚晴也回来了。
也是,方才那么大的雨,黑市早就没人了,她想继续卖小白菜也无人问津。
随着她的到来,正在聊天的众人把目光投到了她身上。
紧接着,看到了她手里的东西,在场所有人全都眼放精光:
“谢知青,你买到肉了?”
“难怪回来这么迟,这是去买肉了?这里得有半斤吧?”
谢姎笑着道:“正好半斤。难得来趟供销社,把家里给的票都用完了!再不用也快过期了。”
“这大米、白面也是凭票买的?”
“嗯。”
“城里人就是好啊!每个月有粮票、肉票发,听说还有糖票……”
“谢知青,你手里要有多余的糖票能换点给我吗?我大女儿下个月要生了,听说红糖催奶,可我到现在都没打听到谁家有糖票。”
谢姎闻言望过去,是个很面善的婶子,夫家姓苗,大家都称她苗婶子。
苗婶子的闺女嫁在隔壁大队,今天她上公社一方面是拿鸡蛋换点针头线脑,另一方面是想碰碰运气,看能不能遇上不要票的红糖,可惜没这运气。
苗婶子说完有些难为情:“没有就算了,我就是随口一问,谢知青你别往心里去。”
谢姎看出她是真心想换点红糖给她闺女补身子,这个年代多的是重男轻女的父母,像苗婶子这样的属实不多见,于是道:“糖票我确实没有,但我下乡时,家里给我装了一包红糖,我可以分你一半。”
苗婶子一听欣喜道:“好好好,我拿鸡蛋跟你换。”
回到大队,谢姎卸下背篓,解开床尾的小包袱,拿了一包红糖出来,当着众人的面,往一个小玻璃瓶匀了半包,留着来月事的时候喝,剩下半包给了跟她一块儿来的苗婶子。
“实在是太谢谢你了谢知青!”对方感激不已,“你放心,婶子这就回家拿鸡蛋去。”
她自家的鸡蛋今天都卖给供销社了,但左邻右舍肯定有没卖的。
为了表示诚意,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