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时,一阵狂风骤起,密室内的烛火再次熄灭。当苏轼再次点亮烛火时,他惊讶地发现,自己竟然置身于一个阴森的祭坛之上。祭坛的四周摆放着许多诡异的物品,如人骨、符咒、以及那轮诡异的明月雕像。
而祭坛的正中央,则躺着一名浑身是血的女子,她正是之前遇到的那位宅子主人。此刻的她,已经奄奄一息,但眼中却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她告诉苏轼,这邪灵是从那轮明月中诞生的,它每隔百年便会降临人间,寻找祭品以延续自己的生命。而这座宅子,正是它选中的祭坛。
苏轼听后,心中充满了愤怒与悲痛。他决定用自己的力量,摧毁这个邪恶的祭坛,拯救那些无辜的亡魂。他挥舞着手中的剑,与邪灵展开了殊死搏斗。经过一番艰苦的战斗,他终于成功击败了邪灵,摧毁了祭坛。
然而,当他走出密室时,却发现外面的世界已经变得一片狼藉。那些被邪灵纠缠的亡魂得到了解脱,但整个镇子也因此陷入了混乱与恐慌之中。苏轼明白,这一切的根源都在于那轮诡异的明月。他决定用自己的笔墨,记录下这段恐怖的经历,警示后人不要轻易挑战自然的禁忌与神秘的力量。
最后,苏轼望着那轮渐渐隐去的明月,心中充满了感慨与敬畏。他默默地祈祷着:“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希望人们在享受团圆与美好的同时,也能时刻保持对自然的敬畏之心,避免重蹈覆辙。而他自己,也将带着这段恐怖的经历,继续前行,用文字记录下更多关于人间悲欢离合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