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一会,对贾张氏的做法,并没有太多的意见。
现在能买得起缝纫机这种大件的家庭,还真是不多。
炫耀吗,不丢人。
出了大门,林源后来居上的超过了贾家三口人。
看到贾张氏从旁边过去,贾张氏骂道:“有个自行车就了不起呀,我家马上就要有缝纫机了,不比自行车强。”
一直没有说话的秦淮茹说道:“妈,你说的对,自行车只能一个人骑,到齐缝纫机咱们娘家都可以用。
就像妈你说的那样,本来我就没事,要是真的能够帮邻居缝缝补补,也能挣不少钱,用来补贴家用。
咱们也能多吃两顿白面,或者多吃一顿肉。”
三人一路走着,一路的憧憬着以后的生活。
在外有贾东旭挣钱,在内有秦淮茹和贾张氏帮忙缝补或者做衣服。
这样一家还不过的风生水起。
到了供销社,柜台旁边摆着几台缝纫机。
贾家三人,一点一点的看着。
本来贾张氏以为一台缝纫机会比自行车便宜,谁能想到这缝纫机比自行车还贵。
最便宜的缝纫机要180万(180块),比自行车还贵十几万。
这下贾张氏傻眼了,他本来以为一台缝纫机就百十来万就差不多了,也不怪她没见识。
一个常年不出门的中老年妇女,她哪里知道现在国内工业的情况。
贾东旭也看到了价格,对贾张氏说道:“妈,这缝纫机怎么比自行车还贵。
在这个不如买自行车了,还能省十几万。”
贾张氏也在犹豫,不过她想到,自行车只能充面子,而缝纫机还可以挣钱,这个账,虽然贾张氏没有什么文化,但还是会算的。
于是对贾东旭说道:“你说的简单,自行车能好买吗,你看看整个供销社,没有一台自行车。
就买缝纫机,要自行车干啥。”
既然决定了买缝纫机,三人就更加详细的研究着。
这会供销社的工作人员,还没有以后票据时代的豪横。
服务态度也还不错,至少没有不耐烦的赶人。
贾家三人看了有半个小时,最终决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