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则拿着各种工具在游击队检查过的空腔内进行简单的打扫。
另一部分开始到洼地不远处的水潭打来干净的山泉水让大伙梳洗和做饭。
村里手艺比较好的妇女开始从各村村长处领取粮食,拿出各村的炊具做今晚的晚饭。
如果陈常青在这里的话就能发现,各村村长拿出来的粮食依旧很少。
虽然之前游击队的刘三已经代替陈常青把话转告给各村村长,可毕竟陈常青下山去要粮还没有归来,能否得到粮食支援还没有个准信。大家心里头还是没底,粮食还是只能按照之前的规矩发放。
粮食的香味混合着水蒸气开始在营地中弥漫,护着队伍走了一天山路的游击队几人总算是有时间聚在一起聊会儿闲天。
这会儿,几人最关心的事情就是他们的队长陈常青能否平安抵达目的地,见到那个陈常青所说的,能够支援他们粮食的人。
只不过他们几人怎么都没有想到,陈常青压根就没有下山,反而是和两伙进山的鬼子大战了一通,发了一笔不小的财。
“刘三,常青有没有告诉你们,他什么时候回来?”
担心陈常青的不止游击队的几名队员,三溪村的村长,大苗婶的公爹陈丰田一样放心不下。
他年轻那会儿,天下还没有那么乱,他的父亲还能供他到县里的私塾读了书。
只可惜他刚学会写自己的名字,天下便变了个样子。
紫禁城的皇帝老佛爷都下了台,换成了大总统。大帅们也割据各地,混战不休。
县城里的先生被某个路过的大帅征用带走,他这个只会写名字的学生,也就只能是窝在小小的三溪村里务农保命。
一晃眼,他已经到了花甲之年,看着村里的后辈们一个个大字不识几个。
他有心想要让一些资质不错的陈氏少年去读新学堂,奈何多年来的军阀混战,然后又是鬼子入侵,三溪村有太多外出的年轻劳力不见踪影,村里的收入直接没了大部分。
瘠薄的山田只能是勉强维持生计,哪里还能够供得起娃娃们到学堂里求学。
直到陈常青从国外回来,要在家乡当兵打鬼子。
起初,陈丰田想过把陈常青介绍给当地的八路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