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游击队,我有后勤系统 > 第56章 部队扩编准备(2/3)
地挠了挠头,把自己扩大游击队的想法和困难都给周桂诚说了一遍。

    “这个先要考虑一下你的财政状况。

    毕竟养部队的费用不小。

    陈队长你要先计算一下进账,再考虑多少兵员和每个兵员该给多少饷银。”

    周桂诚这边一说,陈常青便在心里默默计算起自己每个月能从胡大虎那里拿到的收益。

    按照胡大虎上次给的物资单价,每百斤棉花45个大洋,每百斤小麦3个大洋。(民国推行过公制和市值并行计算,为了方便,物资计算全部用公制单位。)

    陈常青这次准备卖给胡大虎三万斤棉花和一万斤小麦。

    折合算起来,应该有一万三千八百个大洋。

    陈常青参考记忆中的一些资料,决定给游击队的士兵每月实发饷银8块大洋。比国府的士兵少两个大洋。(37年之前,中央军的士兵月饷,后期发法币,抗战后根本发不出那么多,法币还贬值。本文为方便,全部以现大洋为货币,不出现法币。)

    至于军官阶层,陈常青决定就统一每月发15块大洋,比士兵多7块。

    陈常青现在手头的火力十分充足,就是兵员少了一些。

    如果把刘三管理的武器装备全部拿出来使用,至少可以满足500人的装备需求,差不多是一个步兵营的规模。(民国时期,营级规模大致是500左右。)

    一个月就要4000大洋的饷银(不算军官和士兵的饷银差额)。

    一万三千多大洋,最多也就够一个营三个月的饷银。

    陈常青想了想,觉得盲目扩大编制还是有些不够保险。

    一是以现在陈常青的影响力,根本招募不到那么多兵员。

    二是和胡大虎的交易,陈常青心里不托底,万一哪天交易出了问题,士兵就会出现缺饷的问题。

    三是新兵招募太多,短时间没有那么多军官可以使用。游击队的老队员加上陈常青不过五人,后面招募的二十五人,满打满算也才一个月的兵龄。总不可能一下子招几百人过来,还由五个老队员负责管理。

    经过一番仔细地思考,综合目前游击队仓库拥有的武器装备,为了更好应对鬼子小规模部队的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