侄儿成亲是大喜。
老太太回去后,许荷花便琢磨起该送什么礼。
许晚春正在默写两位老师留下的作业,见养母屋里屋外翻找,却总拿不定主意,便建议:“屯里这两年肯定有结婚的,您参考着大概给呗。”
“人小鬼大。”许荷花嗔了闺女一句,又拿起布料踌躇:“要么还是送两块布?这婚结的也太仓促了,不然还能去镇上买个脸盆,那个才体面。”
许晚春不懂就问:“要送两块布吗?”那布瞧着不算小,两块差不多够一身衣服了。
许荷花有些舍不得手上的好布,又开始翻找起旁的,闻言头也不抬:“还有一块是替你小姨垫的,她嫁得远,一时半会儿接不到消息,我先帮她垫上。”
听着小姨跟养母的关系应该不差,许晚春见养母又掏出两条枕巾,再次建议:“要不您直接包红封?”
许荷花直摇头:“那不行,真包了红封,你大舅他们不就知道娘有钱了?”
许晚春得,这个她还真忘了。
“行了,你别管了,写你的作业,娘很快就好。”说着,许荷花又拿起之前放下的布料,打算在枕巾跟布料中做选择。
许晚春确实没有这方面的经验,索性老老实实埋头写字,然后就听到了母上大人的喃喃自语:“要不还是送枕巾?这两块布料花色复杂难得,攒着给桃花儿做嫁妆吧”
才8岁的豆芽菜许晚春大可不必。
=
读书认字是头等大事。
所以,第二天,许晚春依旧准时去了隔壁。
曹秀已经知道许韩两家的婚事,看到小丫头,不算意外:“来告假?”
许晚春拍了拍身上的书包:“不告假,上完课再过去。”
好学的孩子人人欢喜,曹秀心底更加满意,起身理了理长袍,才快走过来:“不错,是个勤恳的,先把作业拿出来我瞧瞧罢。”
一旁正在煮茶的苏楠则打趣:“屯里好久没有喜事了,下午少布置些作业,桃花儿正好松快松快。”
这话可不好说,结婚乃是两姓之好,但许韩两家这婚跟结仇也差不离了,就怕婚宴上还有的闹腾。
事实与许晚春猜的差不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