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东宫,崇仁殿。
昨日踏青郊游令人身心愉悦,但却不可沉沦于此,终究这一切还是要回归到正道上的。
此时此刻的李承乾就在学习自己那便宜太子少傅萧瑀交给他的一本经典。
没办法,穿越了也躲不过看书,看吧。
太子少詹事赵弘智就在一侧侍立,若是李承乾遇到不懂之处,便立马站出来为大唐太子解惑。
“太子殿下,时辰到了,您该休息休息了。”
不知过了多久,赵弘智轻声开口提醒道。
他觉的李承乾这个太子乃是大唐的福气,学是真真正正的学习,认认真真地吃透。
你换个其他人家的八九岁的孩子,一个个的恨不能闹得鸡飞狗跳!放眼天下又有几个人能在八九岁时踏踏实实的认真学习?
远的不说,就那卫王李泰,每天眼一睁,就是玩儿!
“好,今儿个也学的差不多了,辛苦赵卿了。”
(正式场合;太子会直接称其官职全名“少詹事”,以示对其职位的尊重。非正式场合或书面文书;敬称“卿”:太子对亲近或重要的东宫属官可能称“卿”,体现礼贤下士的态度。)
赵弘智摇头失笑,他哪里辛苦了?
“殿下,此本就是少詹事之责,明日臣再来。”
“好。”
李承乾目送赵弘智离开,嘴角噙着一丝笑容。
赵弘智此人于历史上并不出名,很正常,能名留青史的,那个不是绝艳之才?
但其才学却是相当不错,最起码指导他李承乾没什么问题,赵弘智此人还有一个优点,那就是极为长寿。
其生于陈宣帝太建四年,卒于唐高宗永徽四年,年八十二岁。
别说放到如今的唐朝,你就算是搁到后世,那也是长寿啊!
相比之下,他爹赵轨倒是更为出名且有政治能力一些。
北周时期,起家蔡王(宇文兑)记室,迁卫州治中。隋文帝即位,授齐州别驾,颇有能名,考绩连年第一。入朝为官,配合奇章公牛弘撰定律令格式,历任原州(杨爽)司马、硖州刺史,累迁寿州长史。
“小想子,孤要的那铁锅弄好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