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比他崇祯更了解的。
只是,魏藻德和毕自严的言论,还是震惊到了崇祯。
崇祯坚信,大明有救,有这么多的人才。
更重要的是大明帝国有一亿的人口,击败小小的建奴,还不是易如反掌。
“大伴,祖大寿在京师的家人,即日起严加看管。
没有朕的旨意,任何人都不准靠近,否则格杀勿论。
这件事交给骆养性去办,等会你下去传朕的口谕给他。”
崇祯冷冷地盯着王承恩,眼神犀利。
“是,陛下,奴婢遵旨。”王承恩答应着,转身出去了。
此时,崇祯最关心的事情就是祖大寿。
幸亏他提前已经安排了孙承宗,否则祖大寿还真的有可能尾大不掉。
真的到了那时之后,祖大寿成了气候,他崇祯的日子可就真的不好过了。
一炷香之后,王承恩回来了。
现在,崇祯最信任王承恩,只要是大事,他都是安排王承恩去做,其他的人,他根本不放心。
“大伴,写一封信,把祖大寿家人被朕控制的事情传到辽东。”
“皇爷,如果是这样,辽东会不会军心不稳?”王承恩虽然不懂军事,但眸子里还是闪过一丝惊讶。
“按朕的要求做,还有这里有一封信,是朕写给孙承宗的,你立即派人送去给孙承宗,朕对辽东不太放心。”
崇祯说着,从怀里拿出了一封信,放在了桌子上。
“是,皇爷,奴婢遵旨。”王承恩急忙拱手答应。
“还有,立即拟旨,把给藩王们的圣旨写好,也都发出去。
朕倒是要看看,这些藩王们能闹出什么花样来。”
崇祯拿起了桌子上的水杯,狠狠地灌了几口。
“是,皇爷,奴婢遵旨。”王承恩答应着,开始替崇祯拟旨。
王承恩做这些非常熟练,用了一个多时辰就已经全部完成任务。
剩下的事儿也就简单了,只需要令太监们前往藩王那里传旨即可。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发展着,目前来看,开始变得有头绪了。
过不了多久,大明的局面就会稳定下来,格局就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