蒺藜子的别名有:
1刺蒺藜:因其果实带有硬刺而得名,是蒺藜子最常见的别名之一。
2白蒺藜:指的是蒺藜子的一种,表面呈白色或灰白色。
3硬蒺藜:强调蒺藜子的质地坚硬,不易破碎。
4蒺骨子:是蒺藜子的一种俗称,常用于指代其坚硬的果核。
5茨:在《诗经》中就有记载,是蒺藜子的古老别名。
6旁通、屈人、止行、休羽、升推:这些别名在《本经》等古籍中有所记载,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内涵。
7三角蒺藜、三角刺:因蒺藜子的果实呈三角形,且带有刺而得名。
8野菱角:因其形状与菱角相似,但生长在野外而得名。
9杜蒺藜:在《圣惠方》中被提及,是蒺藜子的一种别名。
10蒺藜狗子、蒺藜蓇葖:这些别名在不同地区或文献中被用来指代蒺藜子。
功效作用
1平肝解郁:蒺藜子具有平肝解郁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肝阳上亢引起的头痛眩晕、肝郁胁痛等症状。
2活血祛风:蒺藜子能够活血祛风,可用于治疗风热头痛、风疹瘙痒等症状。
3明目止痒:蒺藜子有明目止痒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目赤翳障、皮肤瘙痒等症状。
4其他作用:蒺藜子还具有一定的抗衰老、增强精力、补肾益气、调节血脂、降血糖等作用。
禁忌
1血虚气弱及孕妇慎服:蒺藜子性温,味辛、苦,有小毒,血虚气弱及孕妇应慎用。
2避免超大剂量应用:蒺藜子全株植物中含有毒性剂量的亚硝酸钾,可引起高铁血红蛋白症产生窒息,因此应避免超大剂量应用。
中医药理
1化学成分:蒺藜子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如刺蒺藜苷、紫云英苷、山柰素-3-芸香糖苷、山柰素、哈尔满碱、哈尔明碱、山柰酚、木犀草素、薯蓣皂苷元、海可皂苷元等。
2药理作用:
1降压作用:蒺藜子水浸液、乙醇-水浸出液和30乙醇浸出液对麻醉动物有降压作用。
2对心脏的作用:蒺藜皂甙有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冠状动脉循环、增强心脏收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