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万物药用集 > 第123章 黄芪(1/7)
    黄芪的别名有:

    1黄耆:黄芪的古称,在《本草纲目》等古籍中常以此称呼。

    2绵黄芪:因黄芪的根质地柔软,呈绵状,故而得名。

    3北芪:主要产于北方地区,如黑龙江、内蒙古等地,因此被称为北芪。

    4箭芪:因其根长,形似箭杆,故有此称。

    5王孙:在《药性论》中被称为王孙,寓意其为补药中的贵族。

    6戴糁、戴椹、独椹:这些名称在《本经》《别录》等古籍中有所记载。

    7蜀脂:在《别录》中被称为蜀脂。

    8百本:也是黄芪的别名之一,在古籍中有所提及。

    9百药绵、百药棉:因其具有多种药用功效,且质地柔软如绵,故而得名。

    10土山爆张根:在《新疆药材》中被称为土山爆张根。

    11独根:在《甘肃中药手册》中被称为独根。

    12大抽、二人抬:在《辽宁经济植物志》中被称为大抽、二人抬。

    13大有芪、蒙芪、元芪、红蓝芪、白皮芪、黑皮芪:这些都是黄芪的别名,根据产地、外观等特征而得名。

    14膜荚黄芪、东北黄芪、内蒙黄芪、冲正芪、武川芪、炮台芪、浑源芪:这些名称是根据黄芪的产地或形态特征而命名的。

    功效与作用

    1补气固表:黄芪能够补充人体的气血,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提高抵抗力,预防感冒等疾病。

    2利尿消肿:黄芪具有利尿作用,可用于治疗水肿、小便不利等症状。

    3托毒排脓:黄芪能够促进伤口愈合,适用于疮疡久不收口、痈疽等症状。

    4敛疮生肌:黄芪可以促进肌肤的修复和再生,对于慢性溃疡、烧伤等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5调节血糖:黄芪对血糖有双向调节作用,可用于糖尿病的辅助治疗。

    6保护肝脏:黄芪能够保护肝脏,防止肝糖原减少,对于肝炎、肝硬化等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禁忌

    1阴虚火旺者:黄芪性温,容易助火,对于阴虚火旺、容易上火的人群不宜使用。

    2湿热内盛者:黄芪具有补气的作用,对于湿热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