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骨的别名有:
1五花龙骨:因表面有蓝灰色及红棕色花纹,类似大理石条纹而得名。
2青化龙骨:颜色上可能偏向青色或有青色纹理。
3花龙骨:指的是龙骨表面有花纹或纹理。
4白龙骨:颜色呈白色。
5粉龙骨:质地细腻如粉质。
6土龙骨:强调其为土中挖掘出的化石。
7陆虎遗生:是一种比较少见的别名。
8那伽骨:可能与龙骨的形状或传说有关。
9生龙骨:指未经煅烧的龙骨。
10煅龙骨:指经过煅烧后的龙骨,具有更强的收敛作用。
功效作用
1镇惊安神:可用于治疗心神不宁、惊痫癫狂、失眠多梦等症状,有镇静催眠的作用,能增加戊巴比妥钠催眠率。
2平肝潜阳:适用于肝阳上亢所致的头晕目眩、烦躁易怒等症,常与代赭石、生白芍等同用。
3收敛固涩:可用于治疗多种滑脱证,如自汗、盗汗、遗精、滑精、尿频、遗尿、崩漏、带下等,还可用于治疗久泻久痢、脱肛等。
4生肌敛疮:外用可治疗疮疡久溃不敛、湿疮流水、阴汗瘙痒等,有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
禁忌
1湿热积滞者:体内有湿热、实邪者忌服,如湿热痢疾、湿热泄泻等患者不宜使用。
2孕妇、儿童:慎用,孕妇使用可能会影响胎儿,儿童身体发育尚未成熟,使用时需谨慎。
3不宜过量:用量一般不宜超过30g,过量使用可能会引起不良反应。
4饮食禁忌:不宜与鱼同服,也不宜与四环素类药物同用。
中医药理
1成分:主要为碳酸钙、磷酸钙,尚含铁、钾、钠、氯、硫酸根等。
2归经:入心、肝、肾、大肠经。
3性味:甘、涩,平。
4作用:具有镇静、催眠、抗惊厥、促凝血等作用,能降低血管壁通透性及抑制骨骼肌兴奋。
在使用龙骨时,应根据具体病情和个体差异,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应用。
《龙骨的食用方法》
炖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