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万物药用集 > 第10章 凝水石(1/4)
    凝水石的别名有:

    1卤盐:因其生长在卤地,味辛咸,碎之如朴硝,故而得名。

    2寒石:其性寒,能清热降火,可用于治疗热病烦渴等症,因此被称为寒石。

    3石碱:可从碱地掘取,用作硝皮,具有一定的碱性,所以有此别名。

    4白水石:《本经》中记载其色如云母,可拆者良,也被称为白水石。

    5凌水石:《别录》中提到的别名。

    6盐精:《丹房鉴源》中称其为盐精,因它生长在咸卤之地,是盐的精华所在。

    7水石:《石药尔雅》中的称呼。

    8冰石:同样出自《石药尔雅》。

    9鹊石:《本事方》中记载的别名。

    10盐精石:《纲目》中提到的别名,强调其与盐的关系。

    11泥精:也是《纲目》中的别名。

    12盐枕:《纲目》中的称呼。

    13盐根:同样出自《纲目》。

    功效作用

    1清热降火:凝水石性寒,可用于治疗时行热病、壮热烦渴、咽喉肿痛等症状,能有效降低体内的热邪。

    2利窍:可用于治疗水肿、尿闭等症状,有助于通利小便,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

    3消肿:可用于治疗痈疽、丹毒、烫伤等症状,能起到消肿止痛的作用。

    禁忌

    1脾胃虚寒者忌服:凝水石性寒,脾胃虚寒者服用后可能会加重体内的寒气,导致脾胃功能进一步受损。

    2《本草经集注》中提到,凝水石畏地榆,因此在使用时应避免与地榆配伍。

    3《本草经疏》中指出,凡阴虚火旺、咳嗽吐血、多痰、潮热骨蒸,并脾胃作泄者不宜服。

    4《本草求真》中提到,虚人热浮,切忌使用凝水石。

    中医药理

    1性味归经:凝水石味辛、咸,性寒,归心、胃、肾经。

    2成分药理:北寒水石主要成分为硫酸钙(ca4·2h2o),尚含有铁、铝等杂质;南寒水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a3),尚含镁、铁、锰、锌等杂质。其药理作用主要与其清热降火、利窍、消肿的功效相关。

    在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