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名人名家?”
徐灏哑然失笑,眼珠一转,笑道:“还真有,千百年之后,你我可不就是吗?”
沈知意嫣然一笑,扭过头去,不再理他,心里柔情涌动,千百年之后,他们也会出现在名人名册之上?
对了,到时候家谱一开,上书始祖徐讳灏,字大广,妻徐沈氏。
“哈”的一声,沈知意自己给自己弄得十分兴奋。
徐灏见她高兴,不知道她在想什么,扭过头去,暗自想道:“怎么没有名人?百年之后,从这里向南,过了汤水。就有一个汤阴县,那里就出现一个空前绝后的人物岳飞”
两人不时和大街上零零落落的行人擦肩而过,这年头有马骑乘的人,非富即贵,引得行人频频侧目。
自从失了西域,又失了辽东,中原缺马,致使马价腾贵,一匹战马动辄几十上百贯,还没地方买,就连一匹驮马都要十几贯钱。
沈知意卖了她的貂皮大氅,得钱百五十贯,换了两匹驮马,供两人骑乘。
当然不能和客栈逃命时,沈知意雄俊的战马相比,只是代步,却也绰绰有余。
徐灏踮起脚望了望,城中大街两旁,俱是挑着各色旗帜的店铺,高高低低,重峦叠嶂,一直延伸到远处对面的城门方向。
城中心十字大街处,耸着高亭,上面隐约可见钟鼓,应该是钟鼓楼,晨起敲钟,入夜打鼓,晨钟暮鼓就是这个意思了。
路旁一处店铺,两层高矮,门外杆上垂着白色帘布,冷风吹过,帘布招展开来,上面一个大大的“酒”字,门上悬着木匾,上书“太白楼”
“好大的口气”徐灏笑道。
牵马扭头,对着沈知意笑:“咱们去尝尝李太白吃的东西是怎生模样”
“呦,大官人、大娘子,快请里边坐”小二抢出门来,顺手把毛巾甩在肩上,满脸堆笑。
一边去牵马,一边回头高喊:“贵客两位,仔细招待”
这喊声高亢洪亮,明显受过专业训练,这就是“喊堂”
另一个小二迎出门来,点头哈腰:“大官人、大娘子,快请快请,小的给您二位寻个靠窗的座位可好?”
徐灏和沈知意把马交予小二,对望一眼,眼中同时含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