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草牛羊?冬天不过了不成?”
徐灏显然是胸有成竹,语速飞快,逻辑清晰,吐字完美。
萧思温蹙着眉头,深以为然,连连点头:“大广兄继续说”
“第二条路就是走大同府,借道北汉,从河东突出去,优点是有人带路,有人提供给养,不用有大战,过了沂定盆地,沿汾水行军,一泻而下,只要翻过或者绕过中条山,就是中原腹心,向西可取关中,向东直逼汴梁,毕其功于一役,要是我,就走这里,不过,贵军一向军纪废弛,这一路走来,都是在北汉境内,恐怕不好杀人为乐,这军心士气”
说到这里,眼露愤怒,连连摇头。
其实还有第三条路,绕过长城,从陕北破口而入,顺着黄河南下,攻略西北,取道长安,直逼汉中四川,这一路上,没有汉人的重兵集团,兵法中避实击虚,就是这个道理,只要拿下四川,再顺长江而下,就能对中原王朝形成战略包围,关中节度使们首鼠两端,南方诸小国战斗力又极弱,恐怕辽兵没到,就要奉表投降了,到时候中原就真的危险了。
不过这一条路他不能说出来就是了,
萧思温冷汗汩汩而下,心中骇然,前几日收到东京密信,圣上在信中所说,正是这第二条路,这封信阅后既焚,没有任何人看到,没想到被徐灏分析出来了,还条条是道、言之有物、宛如亲见。
“还请大广兄教我”萧思温抱了抱拳,心里后悔刚才说放他回去了,这人太厉害了,不光诗词惊才绝艳,连行军打仗都能逻辑清晰,如此人才,若是中原王朝重用,不亚于十万大军。
忽然体会到,他言语中似乎尚有未尽之意,抬头抱拳道:“大广兄请畅所欲言,今日之事,出得你口,入得我耳,大广兄不需担心”
徐灏眼神闪烁,这第三条路,他是万万不会说的。
“萧兄扪心自问,若真的南侵,胜算几何?”他抱拳问道。
萧思温满脸冷汗,若按照徐灏所说,恐怕胜算极低,强撑着说:“总有三四成吧?”
徐灏笑了笑,颇为诚恳的说:“萧兄,南征之事成败,在内不在外,要打仗的话,聚兵筹粮尚在其次。首要者,庙算也,孙子兵法云,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矣,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