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弘冀根本不亲近,李弘冀巴不得他们死了才好。
如果那俩人死了,那么就只剩下他李弘冀了。
李弘冀打的主意就是借刀杀人,借周军的刀,杀了这两个有资格和他争抢兵权的人。
然后再顺理成章的扳倒宋齐丘等人。
那怕一时杀不了、扳不倒,也不能再让他们勾结在一起掌握兵权。
李弘冀手里十二万大军,战兵达四万之众,那是南唐举国之力打造的精锐野战兵团。
他要做的,就是坐观其他两路败亡,而他李弘冀只要把这些精锐部队完整的带回去,那他就有功无过,就能掌握更大的权利。
其实比起皇甫晖和边镐,他更恨的是他亲爹和亲叔叔。
因为他是皇帝李璟的长子,居然不把储君之位传给他,反倒是立李璟的弟弟,也就是李弘冀的亲叔叔为“皇太弟”他娘的,还有没有天理了,只要老子有了兵权,我看你让不让我继位。
所以历史上的统一往往是自北而南,南方政权的北伐基本都失败了,这不是南方人没有战斗力,而是领导北伐的人实在不靠谱。
柴荣是六月二十日,带领三千骑兵赶到宋州的,一到宋州,就下达了一系列命令。
第一,命令李重进迅速进兵,主动与敌西路军交战,寻机在野战中歼灭敌人,然后侧击敌人中路军左翼。
第二,命令王彦超紧守宿州,不得让敌东路军一兵一卒加入中路战场。
第三,面对着按兵不动的李弘冀,虽然判断不出他的目的,但是战场上不容侥幸,他亲率两万人马,向南机动,主动与敌接触,试图判明对方意图。
第四,催促徐灏,速速进兵,争取打破南唐的战略部署。
若问这个世界上,最能花钱的事是什么,恐怕就要数到战争了,单纯的比拼国力,不可否认,南唐是要强于后周的。
如果战事迁延日久,后周是坚持不住的,到时候恐怕不用敌人来打,国家自己就先破产了。
所以后周的战略是速战速决,而李弘冀这样按兵不动,虽然是出于恶意和私心,却歪打正着,正好打在后周的七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