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道观里住了两日后,父子俩人各骑一匹马踏上回家的路途,倒不必太过着急,所以两人偶尔会交流读书练武的心得。
父子两人依然不亲近,但对于周敏行来说,至少可以尝试去理解他爹了。
沈真意那边还是那些零零碎碎的事,不过回沈家住了两天,主要是赵姨那边有情况。
有媒婆上门来给赵姨提亲,这也是难免的事儿,赵云兰一个年轻貌美的寡妇,门前是非少不了的。
“赵姨,您自己怎么想?我听媒婆说,那个人就在镇上做木匠,家底是有的,也是娶您做填房。只是年纪有些大,有四十二岁了,儿女都挺大的了,都还未成家。”
赵云兰脸通红,嗫喏着:“真意,这叫我怎么想?我都不知道那人打哪儿打听到我的,这…这…”。
沈真意叹了一口气,劝慰道:“赵姨,您不必觉得羞惭,我没有责备您的意思。我认为女子和哥儿和离、改嫁这些事都正常,追求更好的生活这本就没有错。所以我需要知道您的想法,才好安排。”
赵云兰把捏皱了的帕子放下,满脸感激地看着他说:“真意,谢谢你,那我也跟你说说我的真心话。一开始,我是有改嫁这种想法的,我不想一直当个寡妇。可是现在在村子里的生活,我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好,当然也许是因为别人看在周家的面子上,才不敢上门来欺压。所以,我很担心,你若真与周少爷和离,我们娘三日子怎么过呢?”
其实已经和离了,沈真意在心里补充。
“赵姨,这是您自己的选择,无论您怎么选,我都尊重。至于我和不和离,那是我的选择,我不会因为您的担心而改变我自己的想法,这一点也请您尊重。至于以后我们生活会不会更困难,我也无法保证,只能说,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愿意尽最大努力。当然,你和妹妹也该如此,因为一家人不齐心,日子就不会好过。所以,您有时间可以慢慢考虑”。
赵云兰似乎有些吃惊,她以为沈真意听到她的诉说后至少会犹豫纠结一番,结果他竟如此冷静,甚至有些冷血,难道就不能为了真珍委屈一下吗?
沈真意觉得,委屈不了一点儿。
沈真珍虽然是他的妹妹,但她的人生应该由她自己去走,沈真意可以照顾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