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而言之,周敏心并没有从她堂嫂那里得到中肯的关于未来夫君选择的建议。
听堂嫂的回忆,在她看来,完全是他堂哥一开始就对堂嫂很有好感,然后就迫不及待把人家娶回家了。当然,堂嫂也没有一丁点儿拒绝的意思。
初十那天姑姑带着他儿子回娘家,家里好久都没这么热闹过了。在周敏行的回忆里,好像这是自从他娘离开后这么多年后,周家人第一次聚这么齐。
晚上,周老太太卧室里,她闺女今天特地跟老娘睡一起,可以说说体己话。
“娘,齐云过继给大哥挺好的。您孙媳他是个有心气儿的,不可能不介意少游有个庶长子。只不过他是念过书的,这话也说不出口,说出来还显得他小肚鸡肠,别人也会说他容不下一个妾生子”。
周家姑奶奶躺在她娘身边,就像回到了做姑娘的时候,随心所欲的跟娘说着心里话。
“哎,我何尝不知。可是,这样一来,少游他自己现在也没有儿子了呀。虽说他和他媳妇还年轻,可是一个哥儿毕竟没有女人能生孩子,我担心…”,老太太还是有隐忧。
“娘,我问你,难道少游他自己没有想到这一点吗?”
老太太沉默了,半晌叹了一口气。
“真意是个孝顺孩子,经常变着法儿地逗我和你爹开心。少游能这么看重他,我也替他们高兴。只是我总感觉,少游最近心事重”。
“娘,就让他们年轻人去闯吧。我们几兄妹,哪个没有受过挫。您忘记了?我当时还被李家退婚了呢。哎哎哎,您别又动怒,都老黄历了。睡吧娘,幸得相公体贴,女儿能回娘家住一段时间,我可得享几天清福”。
夜深了,母女俩相互依偎,沉沉睡去。
正月过后,周家大老爷和姑奶奶也要返京了,齐云也一同跟着上京去,大伯会聘请京城名师给他启蒙。
周敏心留在老家。他爹说要拘她两年,学学持家女红,若是遇到合适的人家,也可定下来。她自己不愿意嫁到京城,嫌那边规矩多。
他们走的那天,刘氏躲在房间里闷声痛哭,终究难忍母子分离之痛。
周敏行也一声不吭练了一天的剑。
沈真意虽然不理解为什么他会同意把齐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