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
李明远点点头,心中却在感叹。
在这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一辆自行车可是比后世的豪车还稀罕。
下午的小会开得很顺利,李明远提出了设备改造和生产流程优化的初步方案,获得了大多数技术人员的认可。
就连一向固执的陈德忠也频频点头,并自告奋勇要带队改造车床。
一天的工作结束后,李明远按照提货单,去厂里的仓库提了那辆永久牌自行车。
崭新的黑色自行车,26寸车轮,后座还带一个书包架,车铃清脆,车把上还有橡胶把手。
这在现代人眼里再普通不过的自行车,在这年代却是许多人奢望的高级交通工具。
这个年代,能骑上自行车的都是有身份的人啊。李明远自言自语着骑出厂门,厂门口几个工人看到他的新车,不禁投来羡慕的目光。
……
傍晚时分,四合院的大门被推开,几个在轧钢厂上班的工人陆续回来。
刘海中一反常态,脸上挂着奇怪的笑容,还不停地朝西跨院张望。
刘师傅,看什么呢?阎埠贵正在院子里洗菜,好奇地问道。
刘海中神秘兮兮地凑过来:老阎,你猜咱们院里那个新来的李明远是干什么的?
不就是轧钢厂的技术员吗?阎埠贵漫不经心地说,手里的白菜却不由得停了下来。
刘海中压低声音:什么技术员,是总工程师!全厂就这一个总工,连娄厂长见了他都客客气气的。
啥?阎埠贵手里的菜掉进盆里,溅了一身水也顾不上,总工?那得多大官啊?
那可不,比咱们科长都大,直接跟厂长平级,办公室比车间主任的都大一倍。刘海中眉飞色舞,听说是军工部直接任命的,专门负责什么机密项目。
阎埠贵眯起眼睛:那工资……
嘿嘿,这你就不知道了吧。刘海中神神秘秘地,我在财务科有个哥们,偷偷告诉我,李明远的工资单上写着186元!
夺少?阎埠贵失声叫道,一个月186?不可能吧?厂长才多少?
一旁洗衣服的贾张氏竖起了耳朵,连忙凑过来:刘海中,你再说一遍,夺钱?
186,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