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万字,五章奉上,很累的,大家给点鼓励吧
……
三角定位系统的测试也取得了突破。
在一次实验中,团队在15公里范围内的三个点设置了声音接收器,成功确定了一架小型飞机的位置,误差不超过500米。
这已经足够为火箭炮提供初步制导数据。李明远满意地看着测试结果,接下来就是系统整合了。
然而,在整合过程中,团队遇到了意料之外的困难。
李总工,我们的无线电接收器太大了,无法安装在火箭炮尾部。技术组的小王愁眉苦脸地报告。
李明远检查了设计图,皱起眉头:确实是个问题。现有的无线电接收器体积过大,重量过重,会严重影响火箭的飞行性能。
就在团队一筹莫展之际,李明远突然想起了一个解决方案:我们可以分离控制系统和火箭炮本体。
什么意思?李守正不解地问。
简单说,就是在发射前根据雷达和三角定位系统提供的数据,预先设定火箭炮的飞行轨迹,而不是在飞行过程中实时控制。李明远解释道,这样一来,火箭炮本身就不需要携带复杂的控制系统了。
这个方案得到了团队的一致认可,随即投入实施。
很快,第一批改进型天罗火箭炮和配套的雷达定位系统完成了组装。
看起来不起眼,但这已经是当前条件下最先进的防空系统了。李明远轻抚着那台外形笨重的雷达装置,
敌人再想轻易轰炸我们的城市,恐怕要付出惨重的代价。
李守正好奇地问:雷达探测敌机,三角定位确定位置,然后呢?怎么让火箭打中它们?
这就是钨合金破片战斗部的作用了。李明远指着一枚改造过的火箭弹,
传统火箭弹爆炸后的杀伤半径只有50米左右,敌机稍微机动一下就能躲开。但这种新型弹头内装满了钨合金破片,爆炸后能形成150米半径的金属风暴,只要敌机在这个范围内,几乎必然会被击落。
李守正倒吸一口冷气:这威力……
是啊,这就是科学技术的力量。李明远感慨道,当然,这仅仅是开始。未来我们会研发更先进的制导系统,让每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