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秦许之长得好,这些年周边村镇来回走,不是没有姑娘看中,可惜,家里大人却没有同意的!
毕竟谁会舍得把好好的闺女嫁个瘸子,那回头三亲六故扎个堆,岂不是脸上无光?
而且就是秦许之自己也比较挑。
之前在外行走之时,倒是有一个家境十分艰难的老汉,要把闺女嫁给他,聘礼虽然要的有点儿多,可秦许之还真负担的起。
可那姑娘长得秦许之实在是没看上,而且听那老汉的意思,往后真成了,家里的事还要指望姑爷帮衬云云。总归就是一家子都指望姑爷掏钱了,吓得秦许之麻溜的就跑了。
如今又听说这个姑娘多么能干又好看,偏偏要的彩礼又不多,秦许之就不是很相信,半晌也不松口。
王氏微微琢磨琢磨,便劝道:“要不还是见一见的好,长得好又能干,多难得呀!男子汉大丈夫最怕的就是妻不贤子不孝,娶个好媳妇,家里旺三代呀,你不能坐在家里猜,就把人家够拒了!
你说是吧?”
最后大伙都商量,秦许之想了想,便松口了,“成吧,我也确实老大不小了,那我见一见,看看到底怎么回事。”
十月见他哥点头了,就即刻回去了。孙婆子一听秦许之愿意见一见,便乐颠颠的走了,说是问了那头怎么安排,就来送信儿。
如此接下来几天,家里该种地种地,该上山上山,可是楚良夜身上有差事,第二天就又走了。
于是十月便和往常一样只管奔着自己的那几亩荒地使劲儿,虽然知道官府很大可能快要有动静了,可是哪怕装样子也是要装的,不然回头官府榜文贴出来了,可就不好解释了!
十月跟县衙借了种子,耕牛,又花钱就近雇了两个邻居,花了四五天的功夫,河两边加起来十几亩荒地才算是全种完!
后来又沿着河边儿用石头和上泥巴,垒了一段堤坝,将芋头地挡了挡,又花了五六天的功夫!
好歹算是看出来点儿模样了,前前后后人工费就花了近一两银子,不过和这两位邻居也更熟了。
这里的十来户人家,分为两排。
第一排在前,有五户人家,房子都是一个挨着一个。
后边那排,地势稍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