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谷县衙大堂内,气氛凝重而压抑。王嘉胤高坐于县令审案的桌后,神色威严,目光扫视着堂下两列的各路义军首领。这些首领们来自不同山头,个个身经百战,眼神中透着桀骜与不羁。最前面的高应祥,身形高大魁梧,满脸横肉,透着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张献忠则身形精瘦,一双眼睛滴溜溜乱转,透着精明与狡黠。
王嘉胤清了清嗓子,声音低沉地说道:“诸位兄弟,今日叫大家来,是刚接到探马来报,有一支几千人的大军正在向府谷而来。这大军人人身着蓝色坎肩,上写红色的‘义’字,还打着义字大旗,来意不明啊。”此言一出,堂下顿时炸开了锅,义军首领们纷纷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这是哪路神仙啊?怎么之前一点风声都没有?”
“会不会是官军假扮的,来搞咱们的?”
“管他呢,要是敢来犯咱们府谷,就叫他们有来无回!”
就在众人议论不休之时,士兵来报,李明的使者到了。谭师爷身着一袭长袍,手持羽扇,不卑不亢地走进大堂。他先是对着王嘉胤拱手行礼,而后目光从容地扫过众人。
“在下谭某,乃红义军李明将军麾下师爷。我家将军听闻王盟主义举,心生敬仰,特率红义军前来投奔,共举义旗,反抗朝廷暴政。”谭师爷声如洪钟,言语间透着自信。接着,谭师爷开始夸大红义军的实力,声称红义军拥有精锐战兵五千,且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更有擅长奇袭的骑兵三百,还有三百虎背熊腰的强壮鸟铳女兵,以及威力巨大的十门佛郎机炮。此言一出,众人皆惊,王嘉胤的脸色也微微一变。他深知自己虽号称有三万大军,可其中大部分是随军的老弱妇孺,真正能战斗的精锐不过两三千人,骨干骑兵更是只有五百人。如今这红义军若是真有如此实力,自己这盟主之位怕是要受到威胁。
但王嘉胤毕竟老谋深算,他很快恢复了镇定,假装大喜道:“哈哈,李将军能来投奔,实乃我义军之幸啊!本盟主定当以礼相待。”说罢,便带着各义军头领出城迎接。
城外,李明骑着一匹高头大马,威风凛凛。身后,红义军队伍整齐有序,阳光洒落在士兵们锃亮的兵器上,寒光闪烁,透着一股肃杀之气。队列前方,三百骑兵精神抖擞,胯下战马膘肥体壮,马蹄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