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1 月 22 日美国公使华若翰提出充当太平天国与清帝国和谈调停人后,直隶总督思索片刻后回应道:“公使美意,本督心领。只是太平天国悖逆犯上,公然与朝廷对抗,断无和谈可能。除非他们放下武器,向朝廷请罪。”
华若翰无奈地笑了笑:“总督大人,太平天国势力已然壮大,想要轻易剿灭并非易事。和谈或许能以较小的代价解决争端,维护贵国的稳定。”
直隶总督坚决摇头:“此事断不可行,还望公使不要再提。”
同一天,华若翰又秘密派人前往南京,向太平天国传达美国愿意调停的意向。太平天国一众将领对此看法不一。
李秀成说道:“美国此举不知是何居心,我们不可轻易相信。如今我们势头正盛,不应在此时示弱求和。”
洪仁玕则分析道:“或许这是一个机会,我们可以借此了解美国的立场,也向外界展示我们愿意和平解决问题的态度。”
洪秀全最终决定:“先听听他们怎么说,但绝不能放弃我们的原则和目标。”
1 月 24 日,英国公使詹姆斯·布鲁斯向国内发回电报,详细阐述了与太平天国的接触情况,并建议加大对太平天国的支持力度。
“太平天国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且有强烈的变革意愿。若我们全力支持,待其掌权后,将为我国带来巨大的商业利益。”
英国政府很快回复,同意增派军事顾问和一批先进武器运往太平天国。
消息传到清帝国,朝野震动。咸丰皇帝大怒:“英国公然支持逆贼,实在可恶!传旨,加强沿海防御,防止英国舰船肆意妄为。”
曾国藩上书:“陛下,英国此举意在搅乱我国局势,谋取私利。当务之急,我们需加快军事部署,同时也应设法分化列强之间的关系。”
1 月 26 日,法国公使皮埃尔·布尔布隆在等待清帝国答复的过程中,内心十分纠结。一方面,法国渴望在中国获取更多利益;另一方面,又担心支持清帝国会引发其他列强不满。
他在使馆内踱步思考:“若是清帝国不同意我们的条件,而英国又全力支持太平天国,我们该如何抉择?”
此时,法国外交部发来指示:“密切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