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穿越1836年泽许公国的崛起 > 第139章 远东与中东风云(3/4)
美国则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主张各国在华享有平等的商业机会,反对任何一国独占中国市场。这一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沙俄和日本的扩张野心,但也反映了美国企图通过经济手段在中国获取利益的意图。

    德国和意大利等新兴列强也对中国这块肥肉垂涎三尺,但由于自身实力相对较弱,暂时只能在一旁观望,等待合适的时机介入。

    面对内忧外患的严峻局面,清帝国政府内部也出现了分歧。一些开明的官员意识到,必须进行全面的改革才能挽救国家的命运。他们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经济模式和科学技术,进行君主立宪制改革,发展近代工业和教育。

    然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保守派坚决反对改革。他们认为改革会动摇封建统治的根基,危及自己的权力和地位。在保守派的打压下,改革派的主张难以得到实施。

    在外交上,清帝国政府试图通过与列强签订不平等条约来换取暂时的和平。但这些条约不仅割让了大量领土,还让清帝国背负了巨额的赔款,进一步加剧了国家的贫困和衰弱。

    例如,在与沙俄的谈判中,清帝国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让了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的大片领土。这些领土的丧失,不仅使清帝国的版图大大缩小,也让中国的民族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

    作为穿越者深知在与日本的战争结束后,清帝国签订了《马关条约》,被迫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岛及其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这一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清帝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一落千丈,也刺激了其他列强进一步瓜分中国的野心。

    在中东,泽许王国获得汉志地区后,迅速成为了红海地区的强国。他们利用红海的控制权,积极开展对外贸易,与欧洲、亚洲和非洲的国家建立了广泛的经济联系。

    泽许王国的崛起,改变了中东地区的政治格局。奥斯曼帝国虽然在与沙俄的战争中取得了胜利,但由于将汉志地区割让给泽许王国,在红海地区的影响力有所下降。

    在远东,清帝国的衰落使得沙俄和日本的势力进一步扩张。沙俄在东北亚地区的领土不断扩大,其势力范围延伸到了太平洋沿岸。日本则通过甲午战争,成为了亚洲的新兴强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