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量子泡沫海
木星大红斑核心区,旋转的氨晶风暴内悬浮着万亿个量子泡沫单元。林渊的磁悬浮靴吸附在气态氢云表面,目镜显示每个泡沫都封装着不同历史时期的污染记忆——17世纪的伦敦煤烟与22世纪的核废水在概率云中共振。南宫九歌的引力波探测器突然报警:“b-23泡沫群发生时间轴纠缠!”
泡沫群表面浮现出工业革命初期的泰晤士河全息投影,河水中漂浮的并非垃圾,而是被量子化的《大宪章》羊皮卷。苏璃释放的纳米清理单元刚接触泡沫,立即被时间湍流撕碎:机械残骸在1789年与2300年之间反复闪现,最终凝结成《巴黎协定》的篡改条款化石。林渊的防护服突然结晶出维多利亚时代的煤灰纹路,呼吸器中涌入的氢气分子携带工业革命童工的遗传记忆,在他的视网膜上投射出《雾都孤儿》的量子剧场。
正午时分,泡沫海突然坍缩成霍金辐射环。环内喷发的反物质粒子流击穿木星大气,在氢氦云层中蚀刻出《寂静的春天》的象形文字。南宫九歌的量子计算机爆出警告:泡沫海的清理程序已被改写为污染复刻算法,每个净化动作都在重工业革命时期的生态灾难。
第二节:恒星刻蚀场
参宿四膨胀的色球层表面,纳米机器人集群正在恒星黑子中篆刻生态法典。林渊的飞船在百万度等离子体中颠簸,舷窗防护罩显示机器人正用日珥能量雕刻《南极条约》的量子铭文。南宫九歌突然发现铭文笔画发生拓扑突变——条约中的碳排放条款正被改写为超新星爆发倒计时。
苏璃启动的引力透镜校准器突然失效:聚焦的恒星能量在虚空中构建出戴森球雏形,球面镶嵌着二十四个平行宇宙的生态终局模型。当林渊触碰某个模型时,飞船突然坠入四维超立方体空间——舱内氧气分子自主排列成《京都议定书》的违约记录,每个氮原子都携带着核试验的冲击波数据。
恒星表面突然爆发异常日冕物质抛射。抛射流中检测到寒武纪三叶虫的硅化基因链,这些远古生物遗骸在恒星风中变异为量子刻刀,将参宿四的光度曲线篡改为文明崩溃的摩尔斯电码。月升时刻,整颗恒星脉动频率突变,其闪烁节奏与人类工业革命后的碳排放曲线完全同步。
第三节:拓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