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守念拿着书库的钥匙,来到书库,打开了的书库的大门。
书库,主要是存放着大理寺各类卷宗,这些卷宗记录了大量的案件信息和审判结果。
安守念掀开火罩,点燃里边的火烛。
璀璨的光芒瞬间把整个书库给照亮。
“十年前…赵又云…”
安守念默念着刚才姜矜柔说过的话,仔细的在存放卷宗的书架上寻找关于赵又云的卷宗。
“大唐二七零年…找到了…”
‘赵又云’三个大字的卷宗进入在了安守念的眼帘之中。
接着伸出大手,把赵又云的卷宗从书架上给取了下来,然后放在桌子上,一拉椅子坐了下来。
安守念翻开卷宗。
——
“赵又云,男,二十三周岁,乃苑州新木县采集村科里屯人士。
七岁时,先后葬父葬母,此后被大伯家收养。十二岁,大伯一家惨死于马贼之手。
十八岁,在乡试中一举夺魁,成为解元;十九岁,在会试中独占鳌头,成为会元。
接下来的三年殿试,连名落孙山,直到第四年殿试,才获得“探花”之称。
大唐二七零年二月十四午时三刻,天气晴好,思缘寺却无端燃起熊熊大火。
十分钟后,大理寺匆匆赶到,协助香客撤离思缘寺。
奈何火势凶猛,无法熄灭。
大理寺正寺无奈之下,只得清理出一条火道,以阻止火势向外蔓延。
当大理寺正寺清出火道之时,一位全身破烂不堪、疯疯癫癫的书生,口中念念有词,“桔梗”“桔梗”“等我”“对不起,我来迟了”“我这就过来救你”,义无反顾地冲入思缘寺。
当时,大理寺正寺极力劝阻,可书生依旧一意孤行。
趁着大理寺正寺繁忙之际,书生孤身一人冲入火海之中,瞬间被那熊熊烈焰吞没。
待大火熄灭,大理寺正寺欲收回骨灰。
怎奈四处寻觅,不见骨灰踪影,只好以思缘寺的草木灰替代骨灰,装入骨灰盒之中。
后经大理寺多方调查取证,排除他杀可能,断定其属于自杀,至此,此案方才结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