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理的时候,也经常跟着队伍参加一些国内比赛和国外的小型交流赛,对三大赛的了解也颇多。
根据当时的时间点,朱淇掐算出了各国会派出哪些选手参赛。
接下来就是对于那些选手们的针对性训练。
晨跑、接发球、针对性训练、模拟比赛、体能训练、对拉训练、护台进攻防守……
何千路买了三盒球,一共十八颗来来回回打。
有的球被打扁了,就放在热水里泡鼓了继续打。
下课的时候,很多学校里的小孩也会好奇的凑在窗户边围观,室内从早到晚都是球落桌的声音。
咚、啪、咚、啪……
从早上7点一直训练到晚上11点,朱淇身上的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
她一向爱干净,在省队的时候一天要洗三次澡,但现在确实没这个条件、也顾不了那么多了。
晚上只能放在水里搓一下,就挂在宾馆门口晾干,第二天还有没洗干净的汗碱。
有的时候还会因为训练忘记时间,出门的时候所有店面都收了摊,只有一些平板楼门前坐着位老太太,用一根竹片板挑着锅上的烙馍,散发出淡淡的果木柴混杂锅气的面饼香。
两个人就买一袋烙馍,然后卷上牛肉辣酱,一边吃一边看对手的比赛录像带。
这种完全对标国家队强度的训练,一直持续到比赛开始前。
收拾好一切,退了宾馆房。
坐上前往机场的的士,领号、托运、登机,等着飞机起飞。
朱淇心中无比平静。
仿佛这只不过是再寻常不过的比赛,而不是能决定她未来人生的契机。
何千路登机前还问她:“你不紧张吗?”
“紧张有个der用?”朱淇反问。
人生没有回头路,一脚油门踩下去就是了。
要么跌落,要么飞跃。
反正她已经深处谷底,不怕摔死。
坐了没多久,机舱内出现熙熙攘攘的声音,有一批人同时出现在的舱道处找到自己的座位。
他们年纪差不多、身上也穿着同样的运动服外套,拎着同样的背包。进来的时候都低头看着自己手里机票上写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