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长晏明白了。
温长宁为什么对四书五经什么的涉猎不多。
是因为他有那么多的选择。
他的家乡富饶,强盛。
书中的世外桃源也拍马不及。
生活在其中的子民,有数不清的光明大道可供选择。
科举做官好像都显得无足轻重。
顾长晏都不能保证,如果是他自己活在那样的地方,他还愿不愿意走如今的道路。
这样的盛世,该是怎样的在世明君开辟出来的啊。
只可惜有生之年他是看不到了,温长宁讲过这要经历漫长的过程,祈朝不行。
他说:历史潮流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顾长晏虽有些气馁,但也知道温长宁话中的道理。
然后他震惊这句话,然后温长宁解释是他家乡历史上的谁谁谁说的。
两人又开启了新的话题。
而从出生就在封建社会,从小接受三纲五常伦理观念,视其几乎为信仰的顾长晏,现如今怎么也不会想到——这样的盛世,是人民自己亲生创造出来的。
他的信仰,但这个时代,温长宁不能打破。
两个熬通宵但精神奕奕的人,猛然间听到外面早起的动静,才一个激灵意识到天要亮了。
越聊越上头的两人总算清醒了些,虽然心里有些遗憾,但也都知道不能再说了。
温长宁说完等会见后,回到自己睡觉的地方,收拾起了自己。
上头的脑子不再上头后,熬通宵的后遗症瞬间找上了门。
温长宁只感觉头脑有些发懵,脚底打漂。
但是可以适应并且忽略。
而另一边穿衣裳的顾长晏就没有身为惯犯的温长宁那么能适应了。
以往的十九年里,顾长晏和其他绝大多数祈朝人一样,养成了早起早睡的优良习惯。
在此之前,他根本没有熬通宵过,眼下,顾长晏只感觉走路在飘,头脑发懵,身体失去了知觉。
洗漱完后,两人看见了对方眼底的青黑,又忍不住对着彼此笑了一下。
之后绒蝉注意到了公子的黑眼圈,欲言又止,顾长晏看见她的神情,立刻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