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我去实验室找她,一进门就看到她趴在显微镜前,眼睛都快贴上去了。
“岚岚,忙这么久,有进展了吗?”我好奇地问,看着她忙碌又专注的样子,心中满是敬佩。
欧阳岚岚抬起头,揉了揉发酸的脖子,兴奋得声音都提高了八度:“有啦有啦!经过我几天几夜的努力,终于成功改良水稻种子。
按我的计算,这种改良后的水稻,产量至少能提高30!”她的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眼睛里闪烁着喜悦的光芒。
我惊讶得张大嘴巴:“30?这么多!岚岚,你可太厉害了!等丰收的时候,吐蕃百姓就不用再为粮食发愁了。”
我激动地握住她的手,为她的成功感到由衷的高兴。
与此同时,陈建军带着一队人马前往大唐,去引进优良的牛羊猪品种。
一路上风餐露宿,历经千辛万苦,白天,他们顶着烈日前行,马蹄扬起阵阵尘土。
夜晚,他们在荒野中扎营,寒风呼啸,却挡不住他们为吐蕃发展的决心。
终于,他们把健壮的牛羊猪安全带回吐蕃。
看着这些活蹦乱跳的牲畜,松赞干布笑得合不拢嘴:“好,好啊!这些牲畜一来,咱吐蕃畜牧业可有盼头了!”
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仿佛看到了吐蕃畜牧业繁荣发展的景象。
李婉茹和薛莎莎也没闲着,她们四处走访吐蕃百姓,了解饮食习惯和对美食的需求。
每到一户人家,李婉茹都亲切地和百姓交谈,询问他们平时喜欢吃什么,对新食物有什么期待。
薛莎莎则在一旁认真记录,还不时插上几句,分享自己的美食想法。
李婉茹还专门向大唐厨师请教各种烹饪技巧,她虚心学习,认真观摩,把每一个步骤都牢牢记在心里,准备回来传授给吐蕃百姓。
在众人齐心协力下,农业种植和畜牧业养殖正式启动。
欧阳岚岚亲自跑到田间地头,指导农民种植改良后的水稻。
她手把手教农民使用精准灌溉设备,耐心地说:“大爷,您看,这个阀门这样调节,就能控制水流大小,根据水稻的需要浇水。”
农民们一开始半信半疑,可看到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