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来的嬷嬷他也打算等除了孝之后带回原州城去。
这孩子还是能拿得住他的人来带最好,若是身边都是软和好说话的,难保日后又是个不省心的小霸王!
顾清莹也赞同这一点,主要是她也没什么反对的理由。
对于儿子,她不过就是兴起之时能逗弄逗弄着玩玩儿,别的事情她都管不得,也不会管,往后孩子该如何教导更是两眼一抹黑。
但她现在觉得,斯年说的肯定是对的!
既然是对的,那她就无条件赞同。
一转眼,两人已经回到杜家两年多了,这期间也发生过不少的小事,多数时候都是杜斯年在出面处理。
顾清莹多数时候只管吃喝玩儿乐,偶尔让杜斯年弹琴念书,来了兴致也会随着挑枪舞剑,日子过的快活。
若非说有什么不顺心的事情,那便是婆母留下的生意,她没能照看好,短短两年的时间里,从原先的盈利可观成了现在的逐渐亏损。
斯年前些日子还说起,若是继续亏损,不如便将那生意转让出去,不必留着。
毕竟他没沾手过生意,清莹也不是个擅长做生意的,最多也就是能看看账簿,他们夫妻一个是不会,一个是并不怎么喜欢。
那点生意就在小镇上,往后若是去了其他地方,难不成还要让清莹操心这边的事情吗?
可顾清莹想着,怎么也是婆母留下的,为数不多的东西,若是能保一保,只要不亏损,哪怕是能持平,她都愿意将它留下来。
于是她这几日打算整理一下账目,再召集掌柜来聊一聊,看看这问题到底是出在哪里。
却没想到,她拿到账簿的第一天,明明都已经跟账房说了不要惊动其他人,但二掌柜孙聪当天便前来说要辞工。
顾清莹觉得有些蹊跷,这二掌柜是翠云的丈夫,翠云十来岁就到了婆母的身边,在婆母身边伺候了近十年,与婆母的关系也如同家人差不多了。
当年翠云的婚事,嫁妆也都是婆母张罗的,按理说
可能又是她想错了,人心的事情,哪有那么多按理说,虽说似是亲人,可终究是没有血缘不是吗?
顾清莹将这事告诉了杜斯年,杜斯年也觉得事有蹊跷,但账目才到手还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