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异样了。
其他商家都是被法律法规规定的,逼得没办法,半年一年的去做一次质检。
吴舟这边倒好,主动的,且超高频次的质检。
“难怪你们家的产品品质能一直保持得那么好。”有小二忍不住感慨。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当然是最重要的。”吴舟说得理所当然。
而众人此刻看向吴舟的目光已完全不同。
不仅仅是吴舟说的,还有刚刚所看到的,吴舟此刻不过是在总结自己所做。
想到来之前,还想问询一下吴舟为什么把价格定得那么高。
此刻想的却是,这么多的隐性成本在呢,怎么可能低得下去。
“所以啊,还是一分钱一分货啊。吃的东西贪不得便宜。”
“如果所有的食品行业从业者都如吴总这样,那该多好。”有小二感慨。
但吴舟却摇摇头。
“刚开始的时候,我也做不到,不过是赚了钱之后一点点的查缺补漏做起来的。”“而且不同的价格有不同的需求人群,毕竟大家的收入还没到那个地步,太贵的也吃不起。”
“吴总其实可以再做个零食子品牌嘛,降低一些公司利润,把产品客单做低,让更多的普通人也吃得起。现在行业部分品牌就是做的这个路子,销量还可以的。”万从笑着开口,部分行业里还不错的‘次高端’品牌他还主动地招商进了天猫超市,产出还不错。
但吴舟再度笑着摇头。
“现在市面上不断涌现的不少高品质的品牌。他们的市场份额也是才开始一点点的扩张,如果我这边,在这个时候把价格压下去,这些刚起来的企业品牌,可能就完了。一个良性的行业,还是需要更多的参与者。”
实际上零食行业最近雨后春笋般在冒出一堆高客单品牌,大多都是蹭吴舟桥霏家还有美食家的流量。
无外乎,同样的货品原产地,但是价格低个百分之二三十。
通过抖手啊,以及一些付费的测评博主啊等等,去做推广,蹭流量。
部分品牌,个别产品甚至都已做到了月销破万了,评论里大多都说是,‘看评测买的’。
由此可见,这些营销套路确实还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