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他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沟通方式,优化赞助方案,终于,一家文具店的老板被他们的坚持和热情所打动,答应提供一部分文具作为赞助。
宣传阶段也不轻松,他们精心制作的宣传海报,刚贴出去没多久,就被大风刮得七零八落。李阳和伙伴们只能重新制作,重新张贴,还利用社交媒体、校园广播等多种渠道进行宣传。
活动当天,状况百出。原本答应来帮忙的志愿者临时有事不能来了,现场的秩序一度有些混乱。捐赠的物品也没有像预期的那样多,李阳的心里有些着急。但他还是强打起精神,和剩下的伙伴们一起想办法解决问题。他们分工合作,有的负责维持秩序,有的负责引导同学们捐赠,有的负责登记信息。
当看到活动最终顺利结束,一箱箱装满书籍和学习用品的包裹被打包好,即将运往贫困山区,看到同学们脸上洋溢着真诚的笑容,李阳所有的疲惫和委屈都烟消云散。那一刻,他深刻地明白了坚持的意义,也学会了在挫折面前微笑。
然而,生活并不总是一帆风顺。大二那年,李阳遭遇了学业上的瓶颈。专业课程越来越难,尤其是高等数学和专业核心课程,那些复杂的公式和理论让他力不从心。课堂上,老师在讲台上口若悬河,他却听得云里雾里,笔记也记得乱七八糟。课后,他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复习,做练习题,可考试成绩依然不理想。看着那刺眼的分数,他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
他开始焦虑,每天都担心自己跟不上大家的步伐,害怕辜负父母的期望。无数个夜晚,他独自一人在图书馆里埋头苦读,周围安静得只能听到自己的呼吸声和笔尖在纸上划过的沙沙声。可是,无论他怎么努力,似乎都找不到突破的方向。那种迷茫和无助,就像一张无形的大网,将他紧紧地束缚住,让他几乎要放弃。
但李阳知道,逃避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他静下心来,仔细分析自己的学习情况,发现自己的学习方法存在问题。他开始主动向老师和成绩优秀的同学请教,学习他们的学习方法和技巧。他还加入了学习小组,和同学们一起讨论问题,互相监督,互相鼓励。慢慢地,他找到了学习的节奏,对那些复杂的课程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成绩也逐渐有了起色,从最初的勉强及格到后来的名列前茅。这段经历让他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