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前,宗家内部高层会议被一句话彻底激怒:
“人格独立”四个字,把他们几十年来主导教育权的正当性撕得粉碎。
他们眼看着《青年人格独立宣言》被学界吹捧为“未来社会结构人文基准文本”,自己却沦为“管控者”“制约模型发起人”的代表,脸面丢尽。
“这口气不能忍。”
赵如嵩将“人格宣言”一页页撕烂,狠狠丢在桌上。
赵乾鹤咬牙:“不能再打舆论。”
“我们要去他身上,把最原始的那一层真相——扒出来。”
……
于是,一份“身份审查代表团”名单迅速成立,由宗家直属管控组负责执行。
成员包括:
宗家法务部常驻律师三名;
宗系心理模型顾问两名;
京圈“中枢遗留系统”备案处理专员一人;
南江档案中心前管理员黄正良,一位被“请回合作”的旧人。
这支“身份调查组”没有明说目的,但所有人都清楚:去南江,是为了揭沈逸辰的底。
——只要证明他少年时期确实是实验产品,而且档案中“道德风险评估”为“模糊灰区”,就可以提请国家人文安全组重新审核其社会合法性,进而——拔除他在青创的一切职权。
……
而消息并未对外公布,但联盟内部已风声鹤唳。
“听说宗家派人去南江了?不是搞舆论了,是真要查档?”
“据说连档案管理员都被宗家请回来配合……如果真翻出黑历史,沈逸辰还怎么继续坐这位置?”
部分青创内的保守派、高校合作代表甚至开始暗中“准备善后”,有学校暂停了合作投放,有平台降低了对cys系统的数据等级标识。
林紫然忍不住拍桌怒吼:
“这群人还叫‘合作方’?风一吹就倒?!”
但她自己的眼神,也在剧烈动摇。
她从未问过沈逸辰真正的“早年经历”。
他身上那层“实验室阴影”,她早年也曾听过零星风声——只是她从没去触碰。
如今宗家直捣老档案,她担心的不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