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封密信,均是来自于大康军中,不仅有边疆重军,还有镇守京都的守卫军。
其他几个军队,也皆是大康能征善战之军。
镇北王虽死,但却给大康留下了一笔军中瑰宝。
而这些密信中,无一不是提起了宁枫,除盛赞他的人品和手段,竟已有人提议,可将宁枫作为镇北王之接班人观察。
之前宁枫设计巧妙挪用税银,就已经让这些军中大将对他起了关注,且深怀感恩。
此次将近一千万两的军饷,足够让大康集结五十万大军,与北桓血战到底。
“心计、手腕、智慧和声望,你都不缺了,但想让苏家军真正臣服于你,却还需要一样东西。”
镇北王妃不禁露出了一丝期待之色。
当夜,就在京城百姓因为宁枫捐钱一事而重振对朝廷信心的时候,一阵擂鼓声彻底打破了夜晚的宁静。
十万北桓大军居然趁着夜色,悄然摸到了京都城外,距离城门不过一里之地,可谓真正的兵临城下。
城墙上,守城军们第一时间吹响了号角,随后烽火台燃烧起了滚滚浓烟。
同时,北桓还通过城内的国师阿兰赫将一条消息传到了鸿胪寺,再递交到了宫内:
“天亮之前,若大康无意议和,我北桓大军必将攻城!”
此信立刻以最快的速度传到了皇宫,太和帝刚宽慰了没几个时辰的心情瞬间荡然无存。
“北桓蛮子,欺人太甚,真当朕不敢发兵吗?”
太和帝如今有了军饷,自然也就有了底气,怒骂道。
内阁大学士曾行知赶忙阻拦:
“陛下!朝廷今日才正式发出军令,各方人马还在准备,若是此时与北桓开战,于我京都不利。”
曾行知一直是主战派,但奈何朝中以主和为主,因此大康各地军马迟迟未能调动。
今日因为宁枫搅局,军饷这才到齐,而太和帝也在暗中发布了军令。
只是各方军马到位,需要一定的时间,若此时贸然开战,且不说京都能否撑到各方军队到来,单单就是利益方面也不划算。
是以,曾行知这个想来主和的大学士才在此时劝住了太和帝,并满是自信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