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5月15日,晚上,基辅,第十二机械厂办公楼会议室。
夜色已深,整座城市沉浸在初夏的宁静中,厂区却灯火通明。保尔·柯察金和阿尔焦姆·柯察金还留在会议室里,两人对着大块作战图板沉思。
板上用红线圈出的,是去年设定的五个目标:
完成联合厂机械更新(完成)
完成100台小型农业拖拉机装配线(完成)
建立三个操作培训小组(完成)
在1931年前培训不少于200名熟练技工(未完成)
保证生产效率提高30(未完成)
“现在只剩下两个了。”阿尔焦姆用手指轻轻敲着目标四和目标五。
保尔站在他身边,手中拿着一本技术员报到册,眉头微皱:“目前已经培训了一百零五人,其中六十三人通过初级工考核,二十二人通过中级,距离两百人还有段距离。”
“而效率提升那一项……”阿尔焦姆指了指旁边的生产统计图表,“整体产量增长了18,但距离30还有不小差距。”
两人对视一眼,气氛沉重。
就在这时,门被敲响了。
“进来。”保尔说。
门推开,农娜和喀秋莎走了进来。
“晚上好,同志们。”农娜一身工装,手中夹着一本笔记本,“我们刚从工会的动员会过来,得知你们还在这儿,就顺道过来看看。”
喀秋莎笑着点点头:“你们两个,真是快成铁人了。现在几点了还不休息?”
保尔露出一丝笑容:“再不拼一把,拖拉机就赶不上给集体农庄交货了。”
“况且,”阿尔焦姆接话,“我们的五年计划目标,现在只差两个指标。”
农娜走到图板前,扫了一眼,点头:“那两个是最难的,也是最关键的。”
喀秋莎看了眼图纸,抬头问道:“你们有计划了吗?”
保尔叹了口气:“有,但不多。人员培训只能继续扩充培训班,重新安排一批老工人转岗做带教。至于效率提升,要么是设备升级,要么是流程优化……但这都得时间。”
农娜沉思了一会儿,说:“我提个建议。为什么不把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