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康,看枪!”
“来得正好!”
许褚怒极,斧势如开山裂地,赵云则飞身跃起,以身法巧妙避过巨斧,反手一枪刺向许褚腰肋!
“铛——!”
斧枪交击,火花四溅。两人缠斗于雾气之中,银枪如电,巨斧如雷!
赵云忽而刺向左肩,忽而扫向右腿,步步紧逼;许褚虽力大,却已渐感迟缓,被拖入诸葛亮设下的“力竭之局”。
又战二十回合,赵云故意后退,引诱许褚追击,许褚大喜,一斧怒砸!
就在此刻,赵云猛然跃身而上,银枪直刺咽喉!
“噗——!”
枪尖贯喉,鲜血飞溅!
许褚瞪大双目,满脸不可置信,口中欲语却只能发出呜咽之声,巨斧缓缓落地,轰然砸地,溅起尘土三丈。
赵云收枪而立,满身鲜血,冷冷望着对方缓缓倒下的身躯。
“魏将许褚……终究不敌智与力。”
姜维、霍弃疾随后赶到,站在赵云身后。
“将军辛苦。”霍弃疾躬身一礼。
赵云淡道:“终究是个英雄,死战至此,未尝后退一步。”
夜半,蜀军将许褚首级挂于城头,弘农之战正式结束。
城中将士举杯庆功,唯有赵云、姜维等人神色沉重。
诸葛亮坐于帐中,默默书写战报,道:“许褚一死,魏军短时间内再无猛将能出。但我知曹丕不会善罢甘休。”
“接下来该怎么办?”姜维问。
诸葛亮抬头,看着满天星斗,道:
“魏国内困外患,孙权亦蠢蠢欲动,若再北进一步,许昌可图。但也是最危险的一步。”
众人肃然,知丞相必有深意。
诸葛亮缓缓闭上双目,低声喃喃:
“下一步,要看天命,也要看人心。”
建兴五年八月一日,历史的钟声再次敲响。
辽东,晨雾未散,风起海边。司马懿站于城头,披风猎猎,望向东北方向。他身旁站着数位魏军将领,个个面色凝重。倭寇终于到了。
远处大地震动,浓雾中,一抹妖异的红光自朝鲜半岛方向腾空而起,仿佛天地染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