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中很快灯火通明,酒香四溢。诗琴相和,乐音悠扬。
李清照吟出一联:“倚风听雨破灯花,试问归期几时家?”
许仙笑吟对答:“欲寄幽思随月影,不知人世几繁华。”
李逍遥爽朗拍案:“好一句‘人世几繁华’,兄弟果然不愧段誉传人,文武双全!”
武树悄声问:“李大哥,您见过我二叔吗?”
李逍遥摸了摸他头发:“你二叔……刀法凶狠、为人耿直,我听说他在江南打退了几股水匪,想来风头又被朝廷盯上了。好男儿,终归要背些事。”
小青轻轻叹息:“但愿他一路平安。”
与此同时,杭州城西郊,青莲酒坊暗室。
油灯昏黄,一名魁梧大汉背对众人,手持酒盏,却未饮,眼神沉冷如刃。
“腐朽的大宋,终究挡不住我一步。”他沉声说着,回头正是农民起义首领——方腊。
身旁一个瘦小男人恭敬附耳低语:“今日在江南多地,百姓频传:粮不济,税难负。若再拖几月,只怕各地都要起乱。”
方腊点头:“民心如火,火可燎原。”
另一个声音插入,是他义弟金节,目光中满是狂热:
“大哥,只要你起事,江南十州必定响应!到时管他岳飞还是童贯,照样一战!”
方腊一语低沉却坚定:“我们不是为称王,而是要灭王。宋朝的命数……已尽。”
酒盏轻轻一碎,溅起一地残渣。
江南的风,变了。
当夜,钱塘江边浪涌如潮,月光映水。
医馆之中诗酒温情,城郊密谋酝酿杀机。
一场关乎江南命运、佛门未来、三界沉浮的风暴,正在悄然逼近——
谁在守护,谁在颠覆?谁将兴,谁将亡?
故事,才刚刚翻开新的篇章。
宣和二年五月初五夜,杭州城。
雷雨未下,天际翻云,江南春暮,城中百姓尚不知祸起萧墙。
可在暗巷深处,杀机早已潜伏。
方腊,起义军首领,一身布衣踏入杭州。随着他一道进入城中的,还有数万民军,手持兵器、目露狠光,不再是忍气吞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