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严藩,全天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布衣出身,入主内阁,深谙官场之道,熟知人性之恶,投皇帝所好,为百官所忌,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作恶多端,风云叱咤。
可是,知道严蕃之子严仕龙的,天下又有几人呢?
严蕃为其子取名仕龙,寓意不言自明,自是要严仕龙子承父业,侍奉皇帝左右,成王佐之才。
然而严蕃不知道,比起他自己,严仕龙有着更大的野心。
严仕龙常常独坐高楼,凭栏远眺:看着窗外的花花柳柳,莺莺燕燕,看水非水,望山非山。
在他的心目中,那都是“朕”的万里江山啊!而那个“朕”,当然会是他自己。
此刻,严仕龙正在隆城。
这座曾经乱世烽火的戍守边塞之城,如今太平盛世的商旅之城,骨子里耐苦顽强的精神并没有变。
家家户户凡有老者,无一不背负着累累伤痕和赫赫军功。
国家没有忘记他们的奉献与功勋,每年会给发放给他们一些基本的生活补贴,让老兵们得以安享晚年。
然而在严仕龙眼中,这些补贴纯属浪费。
既然这座城已经成为商城,既然天下已经太平,那么这些老兵也就变得不再重要。那些发放给老兵的金银虽然不多,积累起来也是一笔可观的财富,与其发给那些无用的老兵,倒还不如放入自家私库。
严仕龙正是为此事而来。
不过,身为当朝首辅严蕃之子,很多事,不必亲自动手,只需在言语之中稍加表达即可。
这不,严仕龙前脚刚到隆城,城中守将翟功禄为表忠心,便早已派兵去城中寻访老兵,收回补贴,但有私藏不缴者、聚集闹事者、意图上讼者,通通非打即骂,或暂押黑牢,绝不可碍了严家公子的眼。
严仕龙则趁此机会,正好游历游历这独属于边塞的别样繁华。
他走在前头,几个恶仆紧紧跟在他身后,在隆城最宽阔繁华的大街之上招摇过市。
话分两头,各表一支。
说回陈忘一行人。
从王员外家刚一出来,同行几人便将陈忘团团围住,一齐询问陈忘道:你方才对王员外信誓旦旦,咱们如何捉拿女飞贼,又如何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