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红楼梦》第二十七回总览
1.章节内容概述
《红楼梦》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埋香冢飞燕泣残红”,在丰富的情节中展现了众多人物的生活片段与复杂情感。
故事发生在芒种节,这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在古代风俗里,芒种时节需祭饯花神,因为此后众花凋零,花神退位。大观园中的姑娘们纷纷盛装打扮,齐聚园中,举行祭饯花神的活动,整个园子一片热闹欢腾的景象。
宝钗原本打算去找黛玉,途中看到一双玉色蝴蝶,大如团扇,一上一下迎风翩跹,十分有趣,便兴起扑蝶之意。她手持扇子,一路追逐蝴蝶,不知不觉来到滴翠亭附近。无意间,她听到了小红和坠儿在亭中关于贾芸拾帕之事的对话,为避免被发现,宝钗急中生智,使用“金蝉脱壳”之计,假装在找黛玉,将注意力巧妙转移。
另一边,黛玉因前一晚去怡红院敲门,却被晴雯误会而吃了闭门羹,又听闻宝钗在屋内笑语不断,心中本就烦闷。恰逢芒种节,看到落花满地,联想到自己孤苦的身世,不禁触景生情,于是带着花锄、花囊,来到埋香冢,一边葬花,一边吟出了那首感人至深的《葬花吟》。
此外,本回还穿插了其他情节。红玉因办事伶俐、说话简断,得到凤姐的赏识,有了从怡红院转到凤姐身边做事的机遇;探春在宝玉面前抱怨赵姨娘,还主动提出要给宝玉做鞋,却因宝玉提及做鞋奢华之事,引出赵姨娘的妒忌。而宝玉在寻找黛玉的过程中,听到黛玉的《葬花吟》,不禁痴倒。 这些情节相互交织,构成了一幅丰富多彩的生活画卷。
2.在全书中的地位
第二十七回在《红楼梦》全书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情节推进方面,它宛如一座桥梁,将此前分散的情节线索汇聚整合,并为后续故事的发展埋下诸多伏笔。芒种节的活动为众多人物提供了集中展现的舞台,使得情节发展更为紧凑且多元,推动故事朝着更为复杂的方向演进。
在人物塑造上,此回堪称神来之笔。宝钗扑蝶展现出她青春活泼的一面,而“金蝉脱壳”之计又凸显其心思缜密;黛玉葬花则淋漓尽致地刻画了她多愁善感、敏感细腻的性格特质。此外,红玉、探春、宝玉等人物也在各自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