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靖帝萧景琰刚刚登基的时候,剑南军号称甲士10万。
他们永远效忠国家,号称只要出川即可平定天下,是梁帝国对外战争中的重要力量。
可自萧歆登基以来,朝廷的重心就转向幽云路和河西了,剑南军早就不复当年“十万大军”的雄威。
如今的剑南军满打满算才两万人,在得不到穆青消息的情况下,他们已经全军出动,正往梓潼这里赶去。
剑南军的主将是曾经剑南军大将聂铎的儿子聂桐,他在治兵带兵的才华上,是个泛泛平庸之辈。
而聂桐的武功也是一般般,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综合来看,聂桐是个平庸的将领,既没有出众的谋略,也没有勇冠三军的功夫。
剑州的义军,看见王锜和姜铦撤退了,真是捏了一把冷汗。
其实,剑州的义军只是比王锜早来了一两天,他们急行军而来,许多士兵都没有装备盔甲,甚至有些士兵没有武器。
只要王锜肯强攻剑州,便可以断掉剑门关的粮草补给,义军不攻自破。
现在王锜撤向梓潼,军械补给正源源不断地向剑州输入,胜利的天平早就站在了路胜这一边。
9月底,两万剑南军来到了梓潼,聂桐与王锜合兵一处,军力达到了人,看来可以向剑州发动攻击了。
路胜把守在剑州,他已经准备好了固守剑州,反击官军的准备。
他还指示了3000名反叛的乡兵,埋伏在剑州的山道上,只要官军进攻受阻,他们便可以出击截杀,将官军打跑。
王锜的官职最大,之后便是姜铦。
原则上,聂桐必须要听王锜的。
王锜自持官军精锐,认为消灭义军不在话下。
他一声令下,官军开始攻打剑州城。
可是剑州城经过穆青的加固,可谓是固若金汤,官军的进攻受挫了。
埋伏在山林之中的义军反叛乡兵见官军攻城受阻,正在修建攻城武器,觉得时机已经成熟了。
一声炮响,山林之中喊杀之声如震天惊雷,实在令官军意料不及。
乡兵们杀下山坡,官军遭到两翼袭击,大乱起来,路胜率军从剑州杀出,三面夹击梓潼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