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言文有标注选自内容,这里就不翻译了。部分太长的文言文会用省略号代替)
窦一时反驳道
“李大人,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
(选自《礼记:曲礼》)
“礼,不王不禘。王者禘其祖之所自出,以其祖配之。若陛下不确定先祖的称谓,惹得天怒人怨,天不给予陛下天命,那我大梁的人心又能何在?”
(选自《礼记:大传》)
“李大人,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舜相尧二十有八载,非人之所能为也,天也。若陛下失了天命,百姓又怎能信服陛下呢?”
(选自《孟子:万章》)
李孝行反驳道
“窦大人,天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所谓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得民心者得天下,古往今来亦是如此,陛下当今治理九州万方,百姓对陛下并无多少怨言。秦皇一统江山,行苛政暴刑,他就算是铸了传国玉玺,也不过二世而亡。所谓天命,正是百姓民心!”
(选自《尚书·泰誓》)
李孝行此话一出,窦一时不知如何辩驳,谏院官员周谨问李孝行
“李大人,你这完全是诡辩!万章问孟子:然则舜有天下也,孰与之?孟子曰:天与之。而上天的旨意,正是祭祀和礼节,也是为大礼,这并不是民心就能够代表的。”
李孝行问周谨
“周大人,你以万章对孟子的疑问来问我大礼。那我倒要问你,孟子后来告诉万章:舜相尧二十有八载,非人之所能为也,天也而居尧之宫,逼尧之子,是篡也,非天与也。”
“天命给予陛下,正是我宣宗皇帝和孝宗皇帝对陛下的信任!尽管孝宗皇帝未立遗诏,陛下登基亦无可置疑!陛下取得我大梁天命,正是天下众望所归,并非篡位!而篡位者才是真正的失天命之人。就算做再多的礼节,那又如何能够挽回天命呢?”
这时候效忠萧平旌的武官起哄道
“对!李大人说得对!李大人说的太对了!”
周谨愣了愣,无法辩驳,谏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