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沈岩呱呱坠地于一座偏远山村的破旧茅屋里。他的出生并没有给这个贫困的家庭带来多少喜悦,反而增添了一份沉重的负担。
沈岩的父亲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整日辛勤劳作却只能勉强维持生计;母亲则体弱多病,常年卧病在床,需要不断花钱买药治病。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下,沈岩从小就过着饥一顿饱一顿的生活,身上穿着打满补丁的衣服,与村里其他孩子相比显得格外寒酸。
由于家境贫寒,沈岩无法像其他孩子一样去学校读书。每天清晨,当别的孩子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去上学时,他只能默默地跟着父亲到田间地头干农活。尽管心中充满对知识的渴望,但现实却无情地剥夺了他接受教育的权利。
然而,命运似乎并不打算放过这个可怜的孩子。在沈岩七岁那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水席卷了整个村庄。他家那本就摇摇欲坠的茅屋瞬间被冲垮,所有的家当都毁于一旦。面对这灭顶之灾,沈岩的父母悲痛欲绝,但他们也无力改变现状。无奈之下,一家人只好住进了村子里废弃的破庙中,过上了风餐露宿的日子。
祸不单行,没过多久,沈岩的母亲病情急剧恶化。因为没钱医治,她最终还是离开了人世。失去母亲的痛苦让年幼的沈岩心如刀绞,而此时的父亲也因过度劳累病倒了。从此以后,照顾父亲和操持家务的重担便落在了沈岩稚嫩的肩膀上。
为了给父亲买药治病,沈岩开始四处打工赚钱。他帮村里的富户放牛、砍柴、做苦力,受尽了欺凌和白眼。但即便如此辛苦,赚到的钱依然远远不够支付父亲昂贵的医药费。看着父亲日益憔悴的面容,沈岩心急如焚,却又无可奈何。
终于有一天,沈岩听说城里有人在招募童工,工资比村里高很多。于是,年仅十岁的他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前往城市的道路。一路上,他风餐露宿,忍饥挨饿,好不容易才来到了目的地。可当他找到招工的地方时,却发现那里早已人满为患,而且招工者根本不把他这个瘦弱的孩子放在眼里。
沈岩不甘心就这样空手而归,他在城里四处打听工作机会。经过几天的奔波,他终于找到了一家小饭馆愿意收留他当洗碗工。虽然工作十分辛苦,但至少能赚到一些钱。沈岩每天起早贪黑地干活,累得直不起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