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正要理论,张明远突然出现。
\"我看见了。\"他说,\"是这位大婶把鸡蛋塞进福生的书包。\"
大伯母脸色一变:\"你你胡说!\"
\"要不要去村委会说清楚?\"张明远平静地说,\"我还可以找几个知青作证。\"
大伯母灰溜溜地走了。刘福丽看着张明远,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下来。
\"别哭。\"张明远轻声说,\"你做得很好,真的很好。\"
那天晚上,刘福丽在油灯下写下了人生第一封信。信是写给城里的一家食品厂的,她想把自己的五香豆腐干卖到更远的地方。
\"张老师,你能帮我看看这封信写得对不对吗?\"她红着脸问。
张明远接过信,看着上面歪歪扭扭却格外认真的字迹,心里涌起一股暖意:\"写得很好,不过这里可以改一下\"
月光透过窗棂洒进来,照在两人身上。刘福丽闻着张明远身上淡淡的墨香,突然觉得,再苦的日子,只要有希望,就值得坚持下去。
食品厂的回信来得比刘福丽预想的要快。她颤抖着手拆开信封,里面是一张订货单和一份合作协议。
\"他们要五百斤!\"刘福丽惊呼,\"可是我们一天最多只能做五十斤\"
张明远接过订单看了看:\"我们可以改进工具。我记得村里王铁匠那里有个旧石磨,改造成电动的,效率能提高好几倍。\"
说干就干。张明远画了设计图,刘福丽拿出了所有积蓄。改造后的电动石磨果然效率惊人,一天能磨两百斤豆子。
\"还差三百斤\"刘福丽咬着嘴唇。
\"我们可以请人帮忙。\"张明远说,\"村里有不少闲着的妇女,你教她们做豆腐,按件计酬。\"
这个主意让刘福丽眼前一亮。她立刻去找了王婶和其他几个相熟的妇人,很快就组建起了一个小作坊。
交货那天,刘福丽紧张得一夜没睡。食品厂的采购员尝了她的豆腐干,连连点头:\"不错,味道很独特。这样,我们签个长期合同,每个月要一千斤。\"
刘福丽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张明远轻轻握住她的手:\"恭喜你。\"